工商所轉賣國有資產:1996年2月13日,方城縣獨樹鎮工商管理所經該縣工商局同意,將其原坐落在該鎮龍泉街北側一處兩層三座的房產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該鎮東村二組村民湯衛東。方城縣檢察院了解此事后認為,這片土地及房產屬于國家劃撥給工商所辦公用房產,方城縣工商局與獨樹鎮東村二組湯衛東的房產買賣行為違反了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
同年5月13日,方城縣檢察院委托縣土地局、國資局和房地產評估事務所對該房產進行了評估,評估總價為121602.80元,而工商所以10萬元價格出賣(實際到位5萬元),造成資產流失21602.80元。
檢察院做原告訴工商所:查清案件事實后,如何介入此案挽回損失,成為擺在檢察機關面前的難題。采用檢察建議或是讓工商局自行起訴撤銷協議,在當時效果都不理想。此時,有人提出:由檢察機關直接提起訴訟挽回國有資產流失。
檢察機關以國家原告身份對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提起民事訴訟,以前沒有辦理過,也沒有具體可操作的程序來遵循。為此,方城縣檢察院及時向省、市院請示回報,得到了省、市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并且給予了具體的指導。
經過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的探索、研究,最終依據我國《憲法》有關條文規定,以買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為被告,于1997年9月向方城縣法院提起民事公訴,請求法院確認買賣協議無效。
1997年11月26日,方城縣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方城縣檢察院派員出庭履行職責。1997年12月3日方城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決兩被告買賣房產契約無效,案件受理費及其他有關費用由兩被告負擔。
開檢察院公益訴訟先河:該案是檢察機關依據《憲法》原則,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以直接起訴方式監督糾正的一起國有資產流失案件,也是民行檢察部門創新監督方法,拓展監督領域的一次有益嘗試。該案的成功辦理,首開檢察院公益訴訟之先河,在檢察實務界和法律理論界產生了較大反響,得到了高檢院、省院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和網站均有不同側面的報道。該案的誕生,引領了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開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