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訊:今年1至4月,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瀆職侵權犯罪案件2104件、2908人,近五成為專項資金領域案件。立案偵查的案件總數中,瀆職類案件2088件2874人,分別占立案總數的99.2%和98.8%。其中,涉嫌濫用職權罪和涉嫌玩忽職守罪兩類案件合計分別占86.31%和84.83%。查辦的犯罪嫌疑人中,行政執法部門工作人員1994人,占立案總人數的68.6%,所占比重最大,且案件涉及人多面廣,在各部門中立案偵查人數較多的有農業、國土、林業、住建等部門。
看著上面的專業術語和數字,非刑法專業的法律人都感覺暈,更別說普通群眾了。為了方便理解,律師帶著你了解一些瀆職罪的相關知識。
瀆職罪是《刑法》分則第九章的內容,屬于檢察院管轄。本章規定的瀆職罪的主體僅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是由于我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構成較為復雜,同時政企、政事職能交叉現象在一些領域也存在,造成在刑法規定的瀆職罪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犯罪之外還有立法空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制定了多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
那么,根據這些解釋文件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說瀆職罪的主體可以這樣歸納:
第一類是典型意義上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就是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從事公務的人員。
第二類是共產黨和政協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包括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各民主黨派以及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等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部分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不包括基層黨支部、公司企業等單位中的黨組織中的人員。
第三類是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刑事司法中這類人員比較復雜,也屬于視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處理的人員,也有三類人員:
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
具有行政管理職權的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如中國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等機構、具有授予高等院校學位證書行政職能的高等院校等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國務院直屬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如電監會、鋼鐵協會等部門的代表國家行使行政管理職權的工作人員。
行政性公司、企業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如根據國家電力法、鐵路法、航空法等規定,國家電力公司、**公司、航空公司等行使國家電力監督、鐵路交通運輸管理、航空運輸管理等行政管理職權的工作人員。
上述人員只有在依法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時實施了相關瀆職行為的,才能適用刑法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罪的規定。這里的國家行政管理職權,是運用國家公權利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權力,具有公益性、強制性、單方面性、法律性、廣泛性、服務性,沒有這些特征的管理活動不能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罪處理。
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里的組織也包括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并且委托既包括合法的委托,也包括違法的委托。在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依法或受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時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當適用瀆職罪的規定。
雖未列入國家機關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工人編制的工商所長,合同制民警,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公安機構的人員等,只要該人與所在組織有勞動用工關系,實施了瀆職行為的,就可成為瀆職犯罪主體。
以上列舉了瀆職罪主體的大致范圍,但瀆職罪畢竟是身份犯,隨著國家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還會出現一些新問題,那么我們就放在具體的案件進行認定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