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賠償時效是多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規定,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應當為一年,《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因此,醫療事故的賠償時效是一年。特殊情況可以延長或中止。
二、訴訟時效在不同情況下起算時間的確定
之所以發生醫療糾紛案件訴訟時效爭議和困惑,主要在于大家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的理解不一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起訴到法院的醫療賠償糾紛包括兩種情況,即醫療事故引起的和醫療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案由不同,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迥然不同。
1、因醫療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常被稱為醫療過錯賠償糾紛)適用“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規定。此類案件訴訟時效的爭議,主要發生在對“知道或應當知道”的理解和判定標準不一。就字面而言,“知道或應當知道”不難理解,即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時候開始算。對此,司法實踐的判定標準通常是以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
2、若該患者或家屬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則根據一般規律可推定該患者或家屬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即存在醫療過錯情況)。在此情形下,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就是從證據形成的時間或侵害事實發生的時間。
3、對于既無證據證明,又不能按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則訴訟時效從發現侵害事實的實際時間起算。
4、而對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而言,訴訟時效的爭議主要發生在對“權利被侵害時”的理解不一。根據現行法律規定,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必須具備一個前置條件,即已構成醫療事故。而醫療事故的確認權限專屬于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及其以上各級醫學會。在未經上述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鑒定和認定之前,醫患雙方均不可能“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因此,對醫療事故賠償糾紛而言,民法通則之“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應理解為“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確認為醫療事故時起計算”。同時,醫療事故認定是一個需經特定程序的鑒定過程,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確認為醫療事故的時間通常滯后于人身損害的實際發生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或更長時間。不能以人身損害的實際發生時間已超過一年作為案件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
綜上,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大體有四種起算點,即侵權損害發生之時、能證明知道侵權損害發生的相關證據形成之時、侵權損害事實被實際發現之時和醫療事故被法定機構認定之時。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發生醫療事故,如果要申請賠償的話,需要在一年的訴訟時效內進行。醫療事故既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未繼承房產拆遷安置后如何處理
2021-03-05遇到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拆遷改怎么辦
2020-12-25拆遷戶房子過戶的法律規定
2020-11-09已經登記結婚沒有遷出戶口可以得到拆遷安置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