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一生中不與醫院和醫生打交道的人幾乎沒有,患者因病到醫療機構就診,醫療機構接受患者就診,醫患雙方就形成了醫療服務合同,醫療服務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合同,是一項強制制約合同,即醫方是無權拒絕患方的治療要求的。
醫患關系一但確立,醫患糾紛就隨時可能產生。醫療糾紛和醫患糾紛有不盡相同之處,兩者的主體雖然都是醫患雙方,但兩者涉及的客體是不一樣的,醫療糾紛的客體是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即患者的人身權,而且必須是針對取得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內經批準注冊的醫生和護士的診療護理所產生的不良后果而提出的糾紛。如果因患者通過醫院雇傭的護工疏忽大意將病人摔傷,就不屬于醫療糾紛,因為護工不具備護士的主體資格,所以訴訟時,不能以“醫療損害”為案由又如患者的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擅自處理患者的尸體及使用不合格的產品所引發的糾紛都屬于醫患糾紛而不屬于醫療糾紛,因其糾紛的客體不是侵犯了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而是人身權以外的其他民事權益,應按照民法的有關規定處理。醫療法律關系是指由醫療法律規范在調整醫患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醫療法律關系是一種特殊的法律關系,其特殊性是由醫療法律規范的特殊性和醫患關系的特殊性決定的。醫療法律規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它具有雙重性,即既含有民事法方面的內容,又含有行政法方面的內容。目前,我國的醫療法律規范已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和基本完備的內容。關于公共衛生方面,有“食品衛生法”、“急性傳染病防治條例”、“國境衛生檢疫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水污染防治法”等。關于醫療方面,有“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家庭病床暫行工作條例(試行)”、“醫療事故處理辦法”、“醫院工作制度”等。關于藥物方面,有“藥品管理法”、“新藥審批管理辦法”、“血液制品管理條例”、“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等。分析研究上述各類法律規范的條文可知,其內容既有民事性質的,又有行政性質的。民事性醫療法律規范調整的那部分社會關系形成醫療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性醫療法律規范調整的那部分社會關系形成醫療行政法律關系,兩者融合共同構成醫療法律關系。這就使之與其他法律關系有了明顯的區別,其他法律關系,如合同關系、繼承關系、市場管理關系等,其構成都是單一的。
醫患關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它既具有民事契約關系的某些特征,同時又存在與民事契約關系相抵觸的某些特征。醫患關系從職業的角度講,其實質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反映在法律上,就其主要性質而言,就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因為,在一方提供服務,另一方接受服務的過程中,雙方之間不存在行政上的隸屬關系,也就不存在行政上的命令服從關系。有人認為,患者一旦進入醫院掛號就診,就要無條件地服從醫院的安排和管理,醫方也無從選擇病人,由此認為醫患雙方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進而否定醫患關系的民事契約性質。筆者認為,醫患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是由醫療這一特殊服務行業的職業特點決定的,并非基于行政隸屬關系而形成的命令服從關系,也不是行政意義上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所以不能據此否定醫患雙方法律地位的平等。而法律地位平等正是民事契約關系的最根本特征。 按照醫療機構中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有無過失,醫療糾紛可以分為有過失的醫療糾紛和無過失的醫療糾紛。
若患者在診治中出現了“人身損害”的不良后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違法違規的過失、而其過失行為與患者的不良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這三要素同時具備的情況下才能構成醫療事故。如果僅僅有過失,尚未造成對患者的人身傷害,不能構成醫療事故,所以是否有人身傷害的后果是判斷是否屬于醫療事故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標準。如醫護人員給患者使用青霉素,按我國藥典的規定必須做皮試,不做皮試給病人直接注射就屬于違法違規行為,若注射后出現過敏性休克死亡,此損害后果系醫護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所致,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就可定為醫療事故,若注射后無任何不良后果,則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確認,是需要經過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專家組鑒定的。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必須是合法的,倘若非法行醫造成患者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如實施美容手術的醫院或個體行醫者的美容業務是經過了衛生行政部門和工商行政部門批準的,在實施美容手術中如果出現事故,可以以醫療事故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反之,若未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工商行政部門批準,因實施美容手術出現事故,因其雙方未形成醫療服務關系,而只是普通的服務關系,就不應以醫療事故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而應以“美容損害賠償”為案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醫療事故法律關系要以構成醫療事故為前提。而醫療事故的構成,要經過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于目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規定,醫學會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采取專家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鑒定書上并沒有鑒定人的簽名。實際上患方在選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法律關系時還受這些參加鑒定的醫療專家的意志的限制。并不是患方可以自主選擇的。 一方面,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患者就不可以選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如果患方選擇此種法律關系去訴訟,則只能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判決。另一方面,如果經鑒定屬于醫療事故的,患方就只能按照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法律關系起訴,準據法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其中死亡賠償的標準遠遠低于其他法律關系中的賠償標準。總之,醫療關系的平等主體之間服務與被服務關系的實質,決定了其基本性質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而非自愿性和不等價性又決定它不是純粹的民事法律關系。醫療法律關系的這一特點決定了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認定和處理上的特殊性,這方面的內容將在后面具體述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