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自行協商有何規定
1、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
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2、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
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3、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
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自行協商以當事人自愿為基礎。無論是自行協商的進行、自行協商協議的達成還是自行協商協議的履行,都需要當事人的自愿和合意。當事人的自愿是調解能否進行的基本條件。
自行協商沒有嚴格的固定程序。自行協商并沒有固定的規則,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意繼續自行協商,可以馬上終止,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自行協商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自行協商書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其所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能否實現,主要依靠道義力量。自行協商實際上意味著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維護權利與權益方面相互妥協。如果雙方都堅持全面保護己方的權利與權益,糾紛就不太可能通過調解而獲得解決。
自行協商機制的介入,在醫患雙方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在調解時雙方地位對等,使得和解變得可能。調解的成功有利于有效緩解醫患關系,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建設和諧社會。
程序的便利性和處理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是調解的優勢所在,具體體現在:
通過自行協商方式處理醫療糾紛,被告可以解釋糾紛背后的原因,對已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原告公開接受道歉并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這些對當事人雙方都是巨大的解脫。原告表示原諒被告及被告接受原告的這種諒解對雙方都有著重大意義。調解當事人通常都希望取得雙贏的效果:這樣的調解往往讓雙方免于爭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妥協。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醫療過錯自行協商有怎樣的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市通過協商的方式處理醫療過錯時,可以由衛生部門作為中間人進行協調,調解過程是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則。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最高多少年
2020-12-0348小時不放人是定罪了嗎
2021-01-242020如何遏制私營企業倒閉潮
2020-12-05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