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糾紛賠償適用法律法規嗎
(一)處理醫療糾紛賠償的法律法規
《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后有兩個注意點:
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二)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包括:
1、醫療行為存在過錯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
2、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在計劃生育服務中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后果,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
3、因醫療機構使用的藥品、醫用設備、醫療器械存在質量缺陷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4、因輸血感染病毒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5、其他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行為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第三條
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發生醫療糾紛的,應該說是比較好解決的,作為醫生的應該向患者家屬進行道歉,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什么是空心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