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1.以刑訊、威脅、欺騙、利誘等方式獲取的言辭證據和以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獲得的實物證據屬于非法證據。
2.對于一性質嚴重的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要在審判程序中予以排除買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
爭議
所謂非法證據,就是指不具有合法性的證據。而非法證據排除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中應當排除那些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的規則。現代任何國家的刑事訴訟法都禁止以違反法律的方式獲取證據,然而對非法獲得的證據能否獲得證據能力,成為定案根據,在刑事訴訟法學界卻頗有爭議。概括而言,主要有四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為全盤否定說。認為非法證據不具有證據資格,因而主張一概不得作為證據使用。根據主要是“毒樹之果”的理論,認為以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其使用是有害的,因為它會鼓勵司法人員的違法行為,縱容對公民隱私、住宅和人身等權利侵犯,破壞法制。英國大法官基爾穆爾有句名言:“必須遵守審判活動的程序,即使——在一些例外的場合下——有損于事實真相,也在所不惜!”
第二種觀點為真是肯定說。認為非法證據只要是查證屬實的就具有證據資格,主張把非法手段和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區分開來。歐洲司法調查官——埃莫里克斯就是這個觀點的堅定支持者,他曾說過:“只要真相能夠得到,它是如何獲得的并不重要。”
第三種觀點為折中說。即:一方面認為非法證據不具有證據資格,另一方面又認為不能把非法證據完全排除。可以把非法證據看作證據線索,再通過合法的手段將其轉化為合法的證據。
第四種觀點為利益權衡說。認為非法證據在一般情況下不得作為證據,但是對于危害國家和社會重大安全的案件,基于國家安全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權衡,也可以將采取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