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都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有可能丟失東西或者撿到別人的東西。當我們撿到別人的東西的時候,是不能對撿到的東西進行揮霍,或者占為己有的。我國法規是有相關規定的,我們不僅不能占有拾得物,而且對于拾得物是有保管義務的。那么遺失物保管義務我國法律中是怎樣規定的?
一、遺失物保管義務我國法律中是怎樣規定的?
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遺失物拾得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具體的規定:
(一)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
1、拾得人的義務:
(1)通知義務。即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
(2)保管義務。即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3)送交義務。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義務,則應當將遺失物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4)返還遺失物義務。即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對權利人負有返還義務。
2、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即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2)意定報酬請求權。即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報酬給付義務。
(3)拾得人的遺失物留置權。即權利人支付必要費用和意定報酬的義務與拾得人返還遺失物的義務應當同時履行,若權利人不支付必要費用和報酬,拾得人有權留置遺失物。
(二)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
1、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均可成為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主體。
2、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事由。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僅因故意或
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時間。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
所謂拾得人侵占遺失物,是指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若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則拾得人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的民事責任。
(四)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
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五)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
一方面,就拾得人而言,若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則拾得人同樣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或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就權利人而言,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支付所付的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此外,就受讓人而言,若權利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未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則受讓人實際取得遺失物所有權。
二、《物權法》對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的發展
1、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在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只規定了拾得人的返還義務、保管義務和費用償還請求權;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方面,只籠統規定拾得人故意丟失、毀損拾得物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方面,只規定拾得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及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方未作明確規定。
2、《物權法》進一步豐富了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內容:《物權法》在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方面進一步規定了拾得人的通知、送交義務和意定報酬請求權、遺失物留置權,更有利于平衡拾得人和權利人的權益。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方面具體規定了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除拾得人外還包括有關部門;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事由除因拾得人和有關部門故意外還包括重大過失;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時間為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在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方面明確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在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我國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對于拾得物,撿的人具有,通知義務,保管義務、送交義務、返還遺失物義務。總而言之,在撿得別人的遺失物時,不可以自行揮霍或者占為己有,這種做法不僅在道德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而且已經觸犯了我國的物權法,民法通則,給遺失人造成一定損失的情況下,是會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房屋分租合法嗎
2020-12-14勞動糾紛債權能否轉讓
2021-03-06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