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拾得過他人的遺失物,無論錢、包還是其他物品,即便我們沒有親自經歷過也至少在電視上看到過。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找尋失主以歸還,有的人卻選擇私吞。在這里,我們可能就會對遺失物無因管理的概念提出疑問,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下。
一、遺失物拾得的概念
遺失物拾得,指發(fā)現(xiàn)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fā)現(xiàn)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fā)現(xiàn)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fā)現(xiàn)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二、無因管理的概念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fā)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fā)生根據(jù)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guī)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三、遺失物拾得與無因管理的關系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guī)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guī)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fā)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shù)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shù)人為共同拾得人。
在經過以上的了解后,我們明白在拾得遺失物后悉心保管,打算歸還失主的這種行為才稱作遺失物無因管理,而對于那些選擇私吞遺失物的行為,由于屬于違法行為故而不納入無因管理的范圍。每個人都丟過東西,丟東西的那種心情想必每個人都能理解,所以當我們拾得他人遺失物時,要做好遺失物無因管理,為他人著想。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黑犯罪沒收財產嗎
2021-01-01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yè)限制單位
2021-01-01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