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意履行部分債務訴訟時效中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第173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三、與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是訴訟時效中斷也是必須要執法人員經過審理之后才能更好的進行處理,所以,中斷訴訟時效我們應該要看是否符合,而且還要進行申請,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辦理的更好。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攬合同怎么寫
2020-12-26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1-20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