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解除勞動合同 不安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 定金能退嗎 效力待定合同 轉租合同 合同法
在實踐中,由于交易事項的不確定、當事人的疏忽等原因,常常會出現合同約定不明的情況,這嚴重影響了合同的履行,并且很容易引發糾紛。那對合同約定不明確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接下來,律霸小編為你做分析解答。
一、合同約定不明確該怎么辦
1、合同生效以后,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過程中,如果當事人發現所簽的合同條款不清、或合同的內容存在漏洞時,應及時與對方當事人取得聯系。
本著平等協商的原則,對合同所欠缺的內容予以協商、彌補。對雙方約定不清的內容進一步地澄清、完善,力求通過協商的方式統一雙方的意見,最終達成解決問題的協議。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解決該類問題的補救方式。
2、如果雙方不能就合同約定不明的問題達成補充協議,當事人應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對合同約定不明的內容予以解釋、認定。并應積極尋找一些解釋合同的證據,如雙方以往的交易習慣、本行業、本領域的通用做法和規則等,為合同的解釋、補充工作做好必要的準備。
3、在不能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對合同的內容予以確定的情況下,當事人應注意及時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明確具體的法律內容,并注意依據法律確定的合同履行依據、責任承擔方式等,及時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避免違約的發生或違約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二、約定不明的合同怎么處理
約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則如下:
1、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
所謂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是指當事人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通過協商的辦法訂立補充協議,使合同具體化和明確化,并與原合同共同構成一份完整的合同,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源于我國《合同法》第61條所規定的“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
2、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原則
約定不明合同在履行中形成紛爭時,首先應當適用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其次,當不能達成補充協議時,應按我國《合同法》第61條后段“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的原則進行。
3、法定補充原則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在適用當事人協商補充原則、按照合同有關條款確定原則、按照交易習慣確定原則仍不能確定時,就應當適用法定補充原則。
在交易中,相信當事人都知道,為了確保合同萬無一失的履行,應該先簽訂合同并在合同中就相關事項約定清楚,但知道是一回事,有時想將合同約定清楚卻是十分困難的。若合同約定不明確的話,勢必會對自身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春節工期順延合同約定可以嗎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拆遷補償款提存的程序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