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合同糾紛中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具體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胺梢幎ǖ钠渌樾巍保粌H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只要一旦被簽訂,那么解除合同就需要有法定的條件才不會承擔違約的責任,而且在解除的時候就一定要通知對方,在雙方協商好之后才能解除雙方的關系,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條款來,這樣自己也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問題怎么解決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后損害賠償應該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方遭家暴離婚可獲賠嗎
2021-03-08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0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