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各國對合同形式采用以不要式為原則,一般不加限制,法律只規定特定種類的合同必須具備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
第一,口頭形式
口頭形式的合同,簡稱口頭合同,是指當事人只以口頭意思表示達成協議的合同。口頭合同簡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但是,口頭合同在發生糾紛時難以取證,不易分清責任。對于不及時結清的和較重要的合同,不宜采用口頭形式。
第二,書面形式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當事人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合同的文書、電報和圖表,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書面合同較口頭合同復雜,在當事人發生糾紛時舉證方便,容易分清責任,也便于主管機關和合同管理機關監督、檢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實踐中,書面形式是當事人最為普遍采用的一種合同約定形式。
第三,公證形式
公證形式是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以國家公證機關對合同內容加以審查公證的方式,訂立合同時所采取的一種合同形式。公證機關一般均以合同的書面形式為基礎,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確認后,在合同書上加蓋公證印鑒,以資證明。經過公證的合同具有最可靠的證據力,當事人除有相反的證據外,不能推翻。我國法律對合同的公證采取自愿原則。合同是否須經公證,一般由當事人自行約定。當事人要求必須公證的合同就須公證,不經公證不生效。但對一些重要的合同種類,法律也可以規定必須進行公證。當事人和法律都可以賦予合同的公證形式以證據效力或者成立生效的效力。
第四,鑒證形式
鑒證形式是當事人約定或依照法律規定,以國家合同管理機關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的方式訂立合同的一種合同形式。鑒證是國家對合同進行管理和監督的行政措施,只能由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進行。鑒證的作用在于加強合同的證明,提高合同的可靠性。鑒證也采取自愿原則。除國家規定必須鑒證的合同外,鑒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鑒證。對于地方性法規規定必須予以鑒證的合同,在作出鑒證規定的行政區域內簽訂時應從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措施執行人員是否可以退休
2020-11-12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