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復議訴訟程序,能阻延強拆發生嗎
出于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確定力、約束力和執行力的特定效力,又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六條以及《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原則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行政復議或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房屋強拆是屬于特殊的行政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期間,一般是不執行強拆行為的。
當這一原則與拆遷強制執行實例結合到一起時,很多被拆遷人因此感到困惑:如果強制執行(強拆)行為不因復議訴訟而停止執行,那么即使我們通過復議訴訟途徑成功維權,確認了強拆相關具體行政行為是違法的、錯誤的,房屋財產也仍舊受到了更為嚴重的侵害,被拆遷人的權利該如何體現?
當被拆遷人針對司法強拆行為和其前置行政行為,或違建限期拆除相關行政行為提起復議、訴訟權利救濟程序時,究竟能否阻延房屋遭受強拆的腳步,能否真正幫被拆遷人實現保護個人財產權利的訴求。
根據我們上文所說,出于對具體行政行為特定效力的考慮,以及對行政公權力和法律效力的尊重,結合相關法律條款內容可以明確的是,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程序無法阻止具體行政行為的正常執行。
但由于涉及房屋征收拆遷過程中存在的強拆相關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相關行政行為的實施后果直接關系到被拆遷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在司法執法過程中更需要謹慎對待。
對此,在以上我們提到的相關法律規定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結合相關司法解釋等的相關內容進行實踐。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四條中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但不及時執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執行。
也就是說,當訴訟程序啟動后,除不及時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可能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的情況外,相關權利人申請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執行。
其次,對于征地拆遷領域訴訟過程中對房屋拆遷強執行為的先予執行,最高人民法院結合實踐多次發文進行特別說明。進一步明確了當相關訴訟救濟程序啟動時,實施司法強執的原則。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堅決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強制執行引發惡性事件的緊急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對涉及征地拆遷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凡是被執行人尚未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的,一律不得受理;凡是當事人就相關行政行為已經提起訴訟,其他當事人或有關部門申請先予執行的,原則上不得準許,確需先予執行的,必須報上一級法院批準。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進一步在《關于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依法妥善辦理征收拆遷案件的通知》中再一次強調,對于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或拆遷裁決的案件要切實體現“裁執分離”的原則,“對申請先予執行的案件,原則上不得準許;凡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批準方可采取強制手段”。
最高院屢次發文強調的核心精神把控在于,對于征地拆遷過程中的強制執行和先予執行問題,當訴訟程序一旦啟動,原則上法院不準許強拆行為的實際執行。也就是說,一旦被拆遷人在法定期限內啟動了訴訟程序,其房屋財產安全原則上應當受到保護。
最后,從《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中關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因復議、訴訟而停止執行的一般規定,到司法解釋中對于訴訟案件中原則上不準許先予執行的適用性規定,再到最高院關于征地拆遷領域司法強拆強制執行的針對性強調說明,被拆遷人在涉及強拆的行政行為相關案件中的救濟權利一步步得到明確。
據此,被拆遷人應該更有積極啟動相關法律救濟程序,保護自己的房屋財產遠離違法錯誤強拆行為的意識和勇氣。同時,對于法院在相關行政行為訴中違法裁定準予執行強拆的情況,被拆遷人也可以針對該錯誤裁定展開權利救濟工作,將維權的絆腳石都作為通往維權勝利的臺階有效利用起來。
在實踐中出現的諸如被拆遷人被作出補償決定面臨司法強拆的案例中,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被拆遷人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法院在對強制執行申請不予受理或不予執行的前提是,被拆遷人在法定期限內依法啟動了相關法律救濟程序。如果被拆遷人自己因消極維權錯過重要法定期限的,仍有被強拆的風險。
另則,實際拆遷過程中確實存在拆遷方與地方法院聯合,明確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對被拆遷人的房屋實施強拆的情況。但被拆遷人要明白的是,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對方的違法破綻越大,被拆遷人能夠抓住并予以打擊的目標也更明確。
拆遷行政復議程序
(一)申請。
如果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提出申請,需提供申請書、身份證明、產權證或公房租賃憑證等資料。其中,申請書要寫明申請人基本情況、具體請求、事實理由等內容。裁決申請資料齊全的,裁決機關在收到申請之日起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如果材料不齊,則申請人需在7?日內補齊。
(二)審理。
在裁決過程中,裁決機關首先會聽取各方陳述,認定補償安置的事實是否清楚,并征詢拆遷雙方是否愿意進行調解。期間,如果拆遷雙方就補償安置達成一致的,應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并交給裁決機關,拆遷裁決程序終止。若申請人經兩次通知沒有參加裁決審理的,視作撤回裁決申請。若被申請人經兩次通知不出席裁決審理的,裁決機關可缺席裁決。
(三)文書送達。
送達裁決文書如申請書副本、裁決書等,必須有送達回證。送達方式可以是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留置送達或公告送達。采用公告送達的,可將裁決文書張貼于被拆除房屋的拆遷基地內,公告天數不得少于5?天。
(四)執行。
拆遷裁決書送達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應當按照裁決方案認真執行。不執行的,裁決機關可依法申請有關部門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上文的分析,申請行政訴訟原則不停止行政決定的執行,但房屋強拆是屬于特殊的行政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期間,一般是不執行強拆行為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