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備一定高度的地方將東西丟下因為物理方面的原因會出現很強烈的沖擊力,在這個原理之下如果在高樓上丟東西就非常容易導致相關人的嚴重傷情,所以對這種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的肇事人就必須承擔賠償和刑事責任的處罰。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高空墜物處罰規定是什么?
《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該規定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較為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而非連帶責任。理由: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生的作用。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高樓墜物傷害案件應適用該條規定,屬于特殊侵權的民事糾紛案件,其責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應將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為被告。
司法實踐中,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確的情形下是好解決的,也不會發生爭議;但如果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無法確定,本條適用上就遇到了困難。前述幾起案件,將二樓以上的全部住戶列為被告,無論是原告起訴還是法院判決,都是不得已之舉。
綜上所訴,高空上的墜物導致的行人人身或者相關財產的損傷直接的賠償人就應該是墜物的主人,而墜物的肇事者如果僅僅是存在過失的嫌疑就只需要將受害者的醫療費用全部負責并且支付相關的損失補償就可以彌補其過錯,但是如果存在故意就必須用刑法處罰。
高空墜物傷人向誰索要賠償
高空墜物免責事由有哪些?
如何對高空墜物的責任進行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究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0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22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