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另外,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公務員執行公務時,遇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所列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的;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公務員有應當回避情形的,本人應當申請回避;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公務員回避。其他人員可以向機關提供公務員需要回避的情況。
申請回避
同義詞回避申請一般指申請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有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時,退出該案的審理。
時間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比如有的財產案件,當事人要轉移爭議的標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審判人員仍應履行職責,迅速果斷地采取措施。
申請回避是當事人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應切實保障當事人行使這一權利。法律規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嚴肅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體現,它可以避免案件承辦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過程中偏袒親友,減少徇情枉法現象,保證案件得以公正處理,從而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對于你提出的“公務員的回避申請由誰提出”問題,公務員的回避申請應該是由當事人進行提出的,要有充分的理由并且一定是在開始審理案件前就要提出了,如果有自己的親戚朋友在法院話應該要回避。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