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目前仍應適用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為債權及其救濟權,既然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債權的性質,那么就有適用訴訟時效的必要性,以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及時行使權力,避免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與事實上的利益關系長期脫節,以穩定社會秩序。同時,也降低訴訟中的證明費用,從而降低訴訟成本。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的這種債權屬性,是理論上其適用訴訟時效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司法實踐當中土地承包經營權適用訴訟時效的依據。
當然在司法實踐中,由于許多地區沒有簽訂書面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受到侵害的時效起點難以確定等等情況,對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合法權利不利。而當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完全物權化時,承包經營權人采用物權的保護方法行使物上請求權,則可以避免這一不利于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狀況發生,因為物上請求權通常適用于諸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各種繼續性的侵害行為。但是這有待于法律對此作出更為明確的規定,目前對關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糾紛仍以適用訴訟時效為宜。
二、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適用什么法律規定
第一,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而且這種集體所有制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社區所有制,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基于其集體成員的特定身份所依法享有的權利。非經農民集體同意,社區以外成員不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一種與農民社區成員身份不可分離的權利,是一種人身權。社區成員只有獲得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土地所有者的地位。
第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發生具有普遍意義的物權化演進傾向,主要表現在:承包經營權人對承包土地擁有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越來越多地成為農戶進行土地轉讓、出租、轉包、入股等的產權基礎,從而具有物權的一般權能。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并沒有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具體明確的規定,農民的土地轉包、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等都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還不是一種完全的自物權。《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使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已超過一般債權法規定的20年最長租賃期限。
第三,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一節所直接規定的權利,是具有排他性的財產權,而學界通常認為該節是對物權制度所作的規定。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目前來說是適用訴訟時效的,這個在國家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