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融資安全的渠道有哪些
(一)低利率互助型借貸
這種形式也就是民間常見的“幫困濟貧”,主要是城鄉居民、個體私營企業主之間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的無償或有償的相互借貸行為。相互熟悉、相互信任的借貸雙方直接見面,約定借款金額、期限、利息,由口頭約定、或打個借條,用于個人之間,主要是親友之間臨時性資金調劑,金額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企業之間金額由數萬元到數百萬元,有的甚至單筆達上千萬元。此種借貸借款期限靈活,有不定期、幾天、幾個月,借貸雙方私交好時期限可以長達幾年。互助型借貸基本不考慮盈利或只有微小利益。借款的用途主要是解決生活、生產急需。
(二)企業集資型借貸
1、企業集資型借貸主要分為企業集資和社會集資。企業集資,主要是企業向股東、職工借債或以入股的方式籌措資金,以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也有部分企業向員工收取所謂“工作保證金”,一方面穩定員工工作和防范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也達到集資的目的;還有些企業委托職工以個人名義,用個人房產作抵押取得貸款后由企業使用,利息由企業支付;企業集資的利率、股息一般相當或略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2、社會集資,主要是一些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由于暫時資金周轉不靈,面向社會進行季節性集資。也有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逃避一些正規的規費,或因為不具有開發資質,將社會購房者編造為本企業職工,進行虛假集資建房,購房者所交首付款成為建房的集資款項。還有基層政府出面融資,是指為保證行政區域屬下的重點項目建設正常進行,以政府名義向特定對象集資。
二、民間融資存在哪些問題
1、民間借貸方式多樣化
從調查情況看,過去參與民間借貸的人大多數生活較貧困,而現在參與民間借貸的卻多數為生活比較富裕的生意人和企業經營者;借貸款項用途在農業鄉鎮偏重生活消費和臨時性的資金需求,在個體私營經濟發達地區多是投資辦企業和經商。民間借貸形式主要有“企業之間融資”、“企業向個人融資”、“工商戶之間融資”等四大類。
2、民間借貸注重社會關系的傳統價值觀
民間借貸主體體現了社會關系的“信息對稱”性,利用民間借貸雙方多數通過“血緣”、“親緣”、“地緣”、“業緣”等社會關系媒介實現資金融通,形成了信用保證替代正規金融風險評價體系的現象。為民間借貸長盛不衰提供了特有的載體。
3、民間借貸特有的優勢
民間借貸能滿足民營“短、快、靈”的要求。當農戶出現婚喪嫁娶、蓋房、醫療和教育等支出時,民間借貸就會以其特有的優勢而成為農戶此類融資需求的優先選擇。因為多數農戶缺乏有效的抵押,從而很難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借貸。沒有活躍的農村民間借貸,**信用社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經營實體。
4、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
從調查情況看,目前民間借貸的利率價格整體水平高,且不斷攀升,年利率一般處在7.2%~15%。2006年受商業銀行擴大借貸利率上浮空間和基層借貸規模萎縮因素影響,加上國家又試行了利率市場化,民間借貸利率水平較去年同期平均高出了2~5個百分點。有的個體工商戶由于借貸期限較短、風險較大,利率水平相對較高一些,利率一般在15%~30%不等。
三、合法民間融資與非法集資的界定標準
第一,融資者的主體資格來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主體從事融資活動具有非法性,未經國家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借用合法經營形式進行融資活動,使其自身和從事的融資行為脫離國家有關單位管控和法律、規范的規制,增加了融資行為的風險性。而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一般對融資者或融資中介規定了主體資質審核義務,如在私募基金中,融資者在成立、募集資金完成、注銷時都需要向證券業協會備案,證券業協會將上述信息通過網站公告。要求融資者或融資中介在相關部門登記、備案,其目的是通過相關部門對融資者或融資中介的資質、信用及償還能力進行初步把關,并將其融資行為納入國家監控和掌握之中。
第二,從投資者資格來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具有公眾性的特征,即吸收存款的對象系社會不特定多數人,對投資者的經濟能力和投資數額都沒有限制,一旦投資款發生損失,投資人對投資風險無法承擔將演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與之相比,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一般都要求融資者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合格投資者。如許多融資模式要求投資者具備相應的經濟實力,并要求投資者提供相應的資產證明證實其經濟實力;對單個投資人、單個融資項目的投資金額的上下限作出了相應的規定,進一步對投資人的經濟實力進行篩選,從而將融資對象限制在特定范圍內,對投資人承擔投資風險總量進行控制;要求投資者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承擔能力,并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進行評估,將投資風險帶來的社會不良影響限制在可控的范圍內。
第三,從投資風險明示來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所以使用“存款”這一概念,是因為在該犯罪中,犯罪主體在向投資者宣傳和吸收資金時刻意規避投資風險,以各種方式向投資者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或者給付回報,使投資者相信其投資就像放在銀行的存款一樣安全有保障,這種規避風險的手段體現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另一重要特征——利誘性。而所有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無一例外的要求融資者向投資者切實履行風險明示義務,包括:風險預判提醒義務,即融資者在融資之前,對融資項目的風險通過專業的評估進行預判并將投資風險如實告知投資者,絕不能為了追求融資的規模和效率隱瞞融資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信息披露義務,融資者需要將融資用途和資金運作過程中的重要事項對投資者進行披露,讓投資者能夠實時了解自己投資資金的運轉情況,對投資收益和風險做好預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民間融資安全的渠道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比較安全的民間融資渠道包括低利率互助型借貸,如親友之間的貸款;企業集資型借貸等方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