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孳息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返還不當得利,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孽息。依債權法規定,孳息應當從不當得利產生之日起計算。
【案情】
重慶某公司因承建工程在陳某處購買材料,2013年3月13日雙方經對賬確認,重慶某公司欠陳某貨款477553元。2013年4月8日,重慶某公司通過其公司出納張某在銀行的賬戶向被告支付了20萬元貨款。
2013年7月25日,陳某以重慶某公司為被告訴至法院,要求重慶某公司支付貨款477553元。該案審理中,因雙方當事人未就重慶某公司已付20萬元貨款舉證,故對該款項沒有扣除。后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書載明,重慶某公司于2013年10月31日前付清陳某欠款477533元和資金占用損失,資金占用損失從2013年3月14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2013年10月31日止;如重慶某公司2013年10月31日未付,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計算資金占用損失至欠款付清為止。
2013年11月8日,上述調解書載明的款項477533元及利息執行完畢。之后,重慶某公司發現,其于2013年4月8日通過張某向陳某支付了20萬元貨款。重慶某公司遂以陳某為被告訴至法院,要求陳某返還不當得利。
【爭議】
對于本案中陳某返還20萬不當得利的孳息計算問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雙方曾經達成了調解協議,協議中對資金占用損失的計算作出約定,重慶某公司須賠償陳某的資金占用損失計算是從2013年3月14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2013年10月31日止;如重慶某公司2013年10月31日未付,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計算資金占用損失至欠款付清為止。本應當扣除的20萬一直由陳某占用,故這20萬的孳息也應當以此種方式計算,即從2013年3月14日起至2013年10月31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利息,2013年11月1日之后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計算利息至被告付清為止。
第二種意見認為: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返還不當得利,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孽息。孳息的計算應是以20萬元為基數從2013年11月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陳某付清時止。
【分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孳息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與原物相分離的額外收益,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法定孳息是因法律關系所獲取的收益,本案中爭議對象屬于法定孳息,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權法規定,孳息應當從不當得利產生之日起計算。重慶某公司之前付給陳某的20萬,是為支付貨款,陳某是基于合同而得到的20萬,此時,這20萬并不屬于不當得利,在重慶某公司履行調解協議完后,多履行的20萬才屬于不當得利,故孳息的計算應當從2014年11月9日開始。
第二,在調解書中約定的關于資金占用損失的計算與不當得利中的孳息不同,調解協議有類似合同的性質,只要雙方自愿,不違反法律規定,不損害他人利益,調解協議就能得到法律保護,而本案中的法定孳息基于法定理由產生,其計算不應參照調解書的計算方式。
第三,如果法院支持重慶某公司關于孳息的計算方式,則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導向。作為受損一方的公司,對自己的資金應盡到妥善管理,審慎核實的義務。若因自己的疏忽大意令他人取得不當收益,即使他人對資金的不當得利在主觀上存在惡意,法院在支持返還原物及孳息的基礎上,也不宜采用帶有懲罰性質的標準來約束他人,對孳息的計算筆者認為按照孳息的一般計算標準計算更為妥當。
如果您還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拆遷中的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怎么區別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