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強制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如何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依據法律規定,當申請人認為可以延期執行時,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中止執行,法院應當裁定許可。
以下幾種情況,法院應當自行或依當事人申請裁定中止執行:
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2、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2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中止強制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行政機關進行強制執行的話,是需要依據法律程序來進行的,需要通知被執行人。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