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特征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歸屬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既存在由行政機關實施的情況,也存在由司法機關實施的情況,即行政機關和法院都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
它們之間的行政強制執行權限的分配,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為例外"。
這一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是在總結各國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的。
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未履行贍養義務
2021-03-02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利差益
2021-01-17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出讓土地能建學校嗎
2021-03-13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