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污蔑毀壞他人名聲如何處罰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造謠污蔑毀壞他人名聲的,是屬于違法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侵犯名譽權如何賠償
名譽侵權通常很難直接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但會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人云亦云,網絡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誹謗造成的影響無法預計。
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造謠污蔑毀壞他人名聲的,是屬于違法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