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借款的時效怎么確定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數次借款,起訴時部分借款已超出了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兩年,這部分借款已超出訴訟時效。
因多次借款是不相關連的獨立的借款行為,每一筆借款均有其金額、期限、利息等問題的約定。
在每一筆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債權人都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其他借款是否到期及是否再發生借款行均不構成該筆借款訴訟時效的中止或中斷的情形,故每筆借款應分別計算訴訟時效。
借款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p>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p>
對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在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
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币蚨鋬赡甑钠胀ㄔV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有人向自己借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簽訂借款合同,不要因為對方經常向自己借錢而忽視了這個情況,有可能沒有簽訂借條的那一次會造成重大損失,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