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債權債務轉讓的法律效力
跨境債權轉讓引發如下值得關注的外匯管理法律問題:
(1)中資銀行是否因境內外資銀行的債權轉讓行為重新擔負外債責任。
(2)境內外資銀行取得對價款進行跨境債權轉讓是合法有效的債權轉讓,還是假借債權轉讓之名行境外拆借之實。
(3)如果境內外資銀行取得對價款進行跨境債權轉讓合法有效,那么如何認定其在收到中資銀行支付的代付款本息后,扣除部分利息于當天轉付境外聯行的行為。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顯然,境內外資銀行是否將轉讓行為通知中資銀行,法律效力不完全一致;跨境轉讓是否完全等同于境內轉讓,也有必要辨析。
(一)轉讓人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等三種情形之一的除外。境內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之間因代付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雙方并沒有約定該債權不得轉讓,境內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的債權也不在現行法律禁止轉讓的范疇,合同性質方面,形式上似乎也不屬于學術界通常所理解的帶有人身權屬性的不可轉讓性。毫無疑問,債權人可以向境內任何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第三者轉讓其債權。但中國是外匯管制國家。銀行跨境債權轉讓行為的法律效力將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現行外匯管理法規規章。
(二)轉讓人未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法律效力
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代付,其金融屬性是融資,法律屬性是第三人代為履行。中國是外匯管制國家,外債方面仍執行較為嚴格的管制政策。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20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期限在90天以上(不含90天)的已承兌未付款遠期信用證應納入短期外債余額指標管理。中資銀行應客戶申請,向境外受益人開出90天以上已承兌遠期信用證,在未付匯之前,該信用證項下金額構成其自身外債,占用其短期外債指標。中資銀行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支付利息為代價申請境內外資銀行在信用證到期時代為向境外受益人支付信用證項下應付款。境內外資銀行應申請后的代付行為,其法律后果對中資銀行而言是消滅了其外債,對自身而言是間接占用外債指標。
跨境后涉及的方面很廣,其一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債權債務的轉讓的法律規定不一樣,從而法律效力也是的。需要不同對待,使跨境債權債務也能夠具有合法性和相應的法律效力。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0-12-31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按期送達可以撤銷嗎
2020-12-10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