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減少其責任財產的處分行為,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為減少積極財產,諸如讓與財產的所有權、在財產上設定物的擔保、免除第三人的債務、放棄擔保利益等;其二為增加消極財產,諸如承擔債務等。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減少,并不必然會發生有害于債權的后果;債務人處分財產但有其他財產足以清償債務的,不得謂其行為有害于債權。所以,債務入僅有減少其責任財產的行為,但對于債權的受償并沒有造成任何危害,不發生撤銷權問題。再者,債務人減少責任財產而有害于債權,僅以現存的債權受到的損害為限,對于尚未發生的債權,不存在危害債權的可能性。故債務人有害于債權的減少責任財產的行為,應當以債權成立后所為行為為限。
債務人的行為是否有害于債權,應當以債務人減少責任財產后的清償能力之維持與否作為判斷的基準。債務人減少其責任財產,而又有不能清償其所負擔的全部債權的情形發生的,應當認為債務人的行為有害于債權。有學者解釋我國合同法第74條之規定時認為,債務人積極減少財產或者消極增加債務,使自己陷于資力不足,不能清償所有債權或者發生清償困難,且此種狀態持續到撤銷權行使時仍然存在的,即可認定有害于債權。可見,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有害于債權,與債務人為處分行為時或之后失去償付能力,具有相同的意義。債務人是否失去清償能力,為事實問題,可依照債務人的自認、債務人停止支付到期債務、債務人資不抵債的帳簿、債務人的使用人的證明、其他債權人強制執行未獲清償的事實等證明方法,由法院酌情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