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標相同或相似標準是什么?
相同商標主要是指兩商標相比較,文字、圖形或者文字、圖形的結合相同或者在視覺上無差別。近似商標主要是指兩商標相比較,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相似,它易使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那么,如何判斷商標的相似性?芽
我國商標主管部門發布的《關于商標行政執法中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
“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判斷:(1)以核準注冊的商標為準,而不是以商標注冊人實際使用的商標為準;(2)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為評判的主觀標準,采取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具體說來,判斷商標相同或相似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標準:
(1)人的標準即判斷商標相同或相似需以普通人的注意為標準,專家或智力特別低下者所施加的注意不能成為判斷標準。即使是普通人,也考慮商品的具體銷售對象。例如,使用在婦女用品上的商標,是否構成相同或相似,應以普通婦女購買該商品時的注意力為準;
(2)地的標準比如一個英文商標,在英語國家可能不被認為相同或近似,但在非英語國家,則可能被認定為相同或近似;
(3)物的標準一般說來,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注意程度與所購商品的價值成正比,商品的價值越大,消費者施加的注意力就會越多;反之,商品的價值越小,消費者可能就越不太注意;
(4)時的標準一般說來,消費者的認識能力往往會因時而變,隨著知識的增長,其識別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即使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消費者的識別能力也可能會因時而變。例如,周末購物時,消費者因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可能會施加較多的注意,而在上班前,火車、飛機、輪船即將出發前購買,其注意力自然較常態有所削弱。
二、如何認定商標相同或相似?
1.就商標圖樣的主體考察
商標圖樣通常不是單一的,往往由多個成分組成,但從總體上可分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判斷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時,應就其主要部分考察。那么,如何判斷商標的主要部分與次要部分呢?可供參考的因素有:a.量的多少,往往是主要部分占據商標圖案的大部分,次要部分占據少數;b.面積的多少,通常主要部分占據商標圖案面積為多,次要部分占據面積較少;c.意義,即看商標圖案的主要意義是什么,凡表達商標圖案主要意義部分,通常為該商標的主要部分,而表達商標圖案次要意義部分,通常為次要部分;d.是否明顯突出,一般說來,商標的主要部分通常置于商標的中心或最能引起人們注意的部位,較明顯突出,而次要部分通常置于商標圖案的邊緣。
2.隔離觀察
隔離觀察是指在判斷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時,應將欲比較的兩個商標隔離,使消費者憑借對某一商標的主觀印象去判斷另一商標與之是否相同或者相似。隔離觀察的理由是,消費者往往是憑借其對某一商標的主觀印象去挑選商品或者服務的,這種主觀印象是大致的而不是精確的,是在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服務前就形成的。沒有理由要求消費者懷揣著某一商標標志到市場做仔細對比后再購買其需要的商品。同時,這種主觀印象是在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服務前就形成的,故隔離觀察還要做到異時異地,在不同場合觀察比較。
3.通體觀察
通體觀察是指在比較兩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時,應就商標的全部內容做觀察,而不能局限于商標的一部分。有時候,兩個商標的某個部分可能相同或者相似,但從整體上看兩者卻存在著較大差異,這時就不能認定兩者相同或者相似。同樣,兩個商標的某個部分可能不相同或不相似,但如果從整體上看普通消費者能夠得出兩者相同或相似的判斷,就應認定兩者相同或者相似。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商標一般分為很多種,并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來說商標有圖形商標,自己數字商標等等。近似商標一般是文字以及讀音差不多的商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