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是個復雜的過程,沒有一個科學意義上的正確的量刑結果,但是卻存在著一個“正確”的量刑程序。量刑程序不應當被視為一個靜態的刑的量化的過程,而應當被理解為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法律適用的具體化動態過程。為保證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適用,量刑程序的訴訟化便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中。
所謂量刑程序的訴訟化,是指量刑程序在與定罪程序實現相對分離的前提下,吸收公訴方、被害方以及被告方的共同參與,允許各方提出本方的量刑建議,提交各自的量刑證據,強調各自的量刑情節,并就量刑的事實信息和量刑方案展開充分的質證和辯論,從而對法官的量刑裁決施加積極有效的影響。
量刑程序訴訟化的實質在于以“訴訟制約模式”取代普遍的“量刑形式審批模式”,以法庭上的參與、協商、對話和辯論方式替代現行的“定罪時附帶性審查”方式,使得量刑過程真正貫徹公開、透明和參與的理念。基于更好地維護人權,在刑事審判改革中將量刑程序訴訟化非常有必要。
(一)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看,在訴訟中建立量刑程序,可以確保所有與量刑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都可以充分地、有效地參與到量刑的決策過程中,不僅對量刑結果發表各自的意見,還可以進行量刑辯護。從而使訴訟各方都可以獲得積極影響法院量刑結果的機會,使得量刑過程具有多方協商、相互論辯和理性說理的性質,這與現行的定罪與量刑一體化的程序模式相比,顯得更為符合程序正義的要求。
(二)從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角度而言,量刑程序的訴訟化可以使檢察機關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主要表現在如下二個方面:
1、檢察機關通過提出量刑建議,將量刑引入法庭調查,與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被害人等展開量刑辯護,保證量刑的公開性、透明度。
2、檢察機關根據刑事判決的量刑幅度,在事后監督判決結果的正確性與適當性,從而決定是否進行提請抗訴或抗訴。我國刑事司法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重定罪輕量刑”的現狀,在司法實踐中,量刑是定罪的附帶,被認為一個案件如果定性錯誤,肯定是錯案,然而如果是量刑不當,則未必是特別嚴重的錯誤,除非畸輕畸重,否則上訴改判的幾率很小。因此要減少案件中量刑不當的情況,檢察機關可以結合法庭調查的量刑信息來甄別判決結果中量刑是否適當,從而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出紅線建設如何處罰
2021-03-23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