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2005年10月11日,某市工商局在檢查中發現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地產公司)涉嫌商業賄賂行為,遂于當日立案調查。經查,該房地產公司分別于2004年6月22日和2004年7月30日與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信公司)簽訂通信業務合作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通信公司向該房地產公司支付“租賃通信管道費用”35萬元,以取得該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棕櫚假日”住宅小區內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通過這份協議,該房地公司以“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分四次收受通信公司給予的費用共計人民幣35萬元,扣除已繳納稅款,該房地產公司實際獲利32.16萬元。
二、案件爭議焦點
房地產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三、案件評析
房地產公司辯稱,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其與通信公司之間不存在銷售或購買商品的行為,不具備商業賄賂的構成要件。同時,雙方依照自愿訂立的《通信業務合作協議》收取費用,是通過銀行的正常業務往來,沒在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因此不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工商機關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城市建設和村鎮、集鎮建設應當配套設置電信設施。建筑物內的電信管線和配線設施以及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電信管線,應當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并隨建設項目同時施工與驗收,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該條明確規定了建筑物內的通信管道建設費用應當由建設項目方承擔。同時,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電信設施歸屬全體業主所有,房地產公司無權買賣或租賃。該房地產公司以收取“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出租了其開發住宅小區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排擠了其他電信運營商的公平競爭,構成商業賄賂。至于該房地產公司辯稱的商業賄賂必須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為構成要件,這是一種十分片面的理解。只要通過賄賂手段取得了優于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地位,即可構成商業賄賂。本案當事人假借名義收取賄賂款后,為行賄方提供了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是典型的商業賄賂行為。
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更多相關知識:
賄賂與饋贈的區別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受賄與介紹賄賂罪
陳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商業賄賂中受賄所得用于公務的法律適用
“德普案”看我國反商業賄賂法律制度
對《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理解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裁與訴訟是什么關系
2020-12-02婚姻法草案有哪些新變動
2021-02-2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