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喝酒引發醉酒人心臟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作,導致傷殘、死亡等損害后果的情況下,是否知道對方的身體狀況,成為同飲人應否承擔過錯責任的前提。如果同飲人不了解,在勸了少量酒的情況下,誘發對方疾病,此時同飲人無需承擔過錯責任。但依據《民法通則》中的公平責任原則,同飲人應承擔一部分賠償責任。如果在知道的情況下勸了大量的酒,則應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強迫性勸酒
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勸酒行為,如野蠻灌酒,言語要挾、刺激對方,不喝就糾纏不休等,只要主觀上存在過錯,此時對于損害后果的發生,勸酒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當然,此種情況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過錯,因為這種強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應當減輕勸酒人的賠償責任。另外,勸酒,還要認清對象。根據法律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飲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為之列。《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三、酒后進行駕車、游泳、劇烈運動未加以勸阻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在明知對方酒后駕車而不加以勸阻的情況下,一旦出事,同飲人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此時共同飲酒人應對醉酒的人負有加以阻止的義務。如果已盡到勸阻義務,而醉酒人不聽勸阻,同飲人則可以免責。同樣,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況下,同飲人應及時予以勸阻。在能夠進行勸阻時卻沒有勸阻,以致出現意外,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四、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
如果未將醉酒人送回而發生類似“酒后跌傷”等情況,同飲人是否要承擔責任呢?對此,應結合飲酒者當時的神志狀況來加以判定。如果飲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此時同飲人負有一定的監護照顧義務。如果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讓其達到有人照顧的情況(比如家中無人),此時若出現意外,根據《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同飲人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