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動手打學生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中國法律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功;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九項規定:學校老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關于老師大學生的問題,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老師打你是為你好。
然而我國法律對老師打學生的行為所持的態度是:老師打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允許的。其具體規定如下:
《教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教師法》還規定,對經常的學生罵學生的教師,要依照《教師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處罰。《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如下(原文):《教師法》第三十七條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所以,老師經常打學生罵學生是違法的。學校老師是不能隨意責打學生的。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刑法》等多部法律當中,對老師打學生是作出了規定的,要是老師打學生的話,那么該行為是違法的。
老師打學生怎么處理?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48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如果老師打學生造成學生輕傷以上的傷害程度的話,則可以追究老師的刑事責任,即按照法律規定的故意傷害罪的量刑進行處罰。
老師打學生糾紛屬于“教育機構責任糾紛”。教育機構責任是指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使在其中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習、生活期間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針對受害人行為能力的不同和造成損害的不同原因,《侵權責任法》設置了教育機構不同的責任歸責原則和責任方式;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教育機構的責任適用過錯推定歸責原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校、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的人身損害,是由第三人的行為造成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教育機構在其未盡到管理職責的過錯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
綜上:在學校期間如果老師打學生,如果致學生輕傷以上,老師將要受到刑法處罰,民事賠償是按人身損害計算,由學校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