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廣告陷阱
開發商的廣告大家都懂,最好的做法是到實地考察、保留廣告單、樓書等宣傳資料,如果能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最好。日后開發商若不兌現,這些資料可作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有力憑證。
【陷阱二】內部認購造勢
許多開發商在樓盤預售前喜歡搞內部認購,但內部認購行為政府是不認可滴,非要參加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名牌大型樓盤,不可因為內部認購商品房的所謂價格優勢麻痹大意。
【陷阱三】特價陷阱
有些樓盤會打出讓人驚喜的“特價房”廣告吸引大家注意。一般來說,“特價房”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戶型結構存在問題的一些房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買房時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房屋信息,一定要看仔細、權衡好性價比。
【陷阱四】物業管理陷阱
房地產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權益。購房者可以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二是如果包括上述條款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簽時,可以該條款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由,請求法院判決其無效。
【陷阱五】大力營造現場道具和售樓氣氛
為了制造銷售興旺假象,開發商往往會找一些梅子制造哄搶戲碼,購房者可以要求查看合同和發票,看你選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經銷售,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到房產交易中心查閱正確的房源銷售數字。
【陷阱六】房屋面積前后不符
商品房銷售合同約定面積與實際面積發生差異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未做約定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
產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的(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
【陷阱七】配套縮水
許多不良開發商推銷樓盤時會把配套吹得天花亂墜,購房者應冷靜分析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等等。
【陷阱八】證照陷阱
購房時,需看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若不齊全,購房者購買后則可能拿不到房產證,商品房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城市拆遷有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能多要補償嗎
2021-02-18拆遷補償是怎樣計算的
2021-02-2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19如何進行房地產項目的成本核算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