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說法:
《生活新報》記者的正常采訪并沒有侵犯到孫-楊的肖像權,因此孫-楊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無權要求記者刪除照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0條有明確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難看出,侵犯公民肖像權有兩個必須同時具備的基本構成要素: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對以抓拍見長的新聞攝影來說,在拍攝每一張照片前,都要征得被拍攝者同意,顯然不現實;同時法律也把新聞攝影行為界定一種為公眾服務的信息傳播行為,而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因此,攝影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拍照,是可以不受肖像權的限制。
因此,《生活新報》此次拍攝孫-楊的照片不需要事先征求孫-楊的同意;即使孫-楊本人不同意,《生活新報》依然可以拍攝。體育運動員由于其從事的職業較為公開,其行為也大多為人們所熟悉。因此,人們對他們的關注和觀察就遠遠地超出對一般的自然人所關注的程度。但是體育明星的肖像往往在新聞報道中被使用,這種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的肖像的使用,是無須經過本人即體育明星的同意的。所以,體育明星在維權路上也應擺正心態,不應認為未經其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權的行為都是侵權行為。判斷的關鍵是,新聞報道是否惡意丑化其形象,善意使用是合法的。只要沒有惡意丑化其形象,善意使用就是合法的。
但是當記者的新聞攝影作品被轉作商業用途時,卻有可能面臨侵犯肖像權的危險。就以前幾年備受爭議的魯-迅的姓名權問題為例,如果將魯-迅的名字命名學校,是為公共利益而使用,不構成侵權。但是用魯-迅的名字注冊酒類商標,就構成侵權,就是因為這是商業化使用。
相關法律知識:
肖像權,是指自然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
肖像權的內容包括:
(1)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制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
(2)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后多少時間內能申請傷殘鑒定
2021-01-23公司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
2021-03-26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有地契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