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三假”表現為以下特征:
第一“假”:假房產證。王-琦說,一些購房者對“二手房”賣家拿出的房產證沒有一絲懷疑,結果掉進“假房證”的陷阱,造成“錢房兩空”,而且,現在一些假房產證做得非常逼真,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分辨出真假。
針對上述現象,王-琦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二手房”時一定要查證,但是單獨查驗“二手房”賣家手里的房產證并不能保證“二手房”交易的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在查驗了房產證之后,再到房屋產權交易中心查檔,先查看該房屋是否有《房屋所有權證》,房產證中的內容與賣家出具的內容有沒有出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購買的房屋存在產權爭議。
第二“假”:假戶主。“二手房”交易中,經常出現房產證上的名字與賣房人不是同一個人的情況,因此購房者交出了定金并與賣房人簽訂了合同,如果買賣生變,追討定金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另外,也有騙子偽造戶主身份,然后以各種理由騙取購房者信任,將本不屬于自己的房子賣掉,拿到購房款之后跑掉。王-琦指出,購房者要認真審查“二手房”轉讓人的主體資格,確定房屋轉讓人是否是該房屋的產權人,如果轉讓人不是房屋產權人,應查驗相關委托手續(一般應為公證委托書),如果是中介機構代理銷售的,還要查看該中介機構是否在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備案和年檢手續,是否正規。
第三“假”:假消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二手房”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位置好之外,還有就是“學區”好,不少購房者為了給子女更好的教育,選擇購買“學區房”。王-琦提醒,眼下,部分“二手房”賣家抓住購房者的這一心理,為了促成交易,故意隱瞞甚至是偽造這些信息。此外,還有一類信息很重要,那就是房屋需繳納的水電費、物業費、燃氣費等相關費用繳納情況,如果不小心買到一個“負債累累”的“二手房”,那么購房者就要先補齊相關費用,如果找不到“二手房”賣家補交費用,就得自己承擔這些損失。
律霸網律師就此建議,“二手房”交易簽訂合同前,購房者一定要認真審查各類“軟”信息和“硬”信息,避免既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卷入訴訟的風險和麻煩。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