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過錯責任的幾種情形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占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9、建筑物倒塌致人損害的,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6條)
10、醫療機構違反告知義務,給患者造成損害的,醫療機構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5條)。
11、因醫療產品致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與產品提供者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的,為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9條)。
12、在道路上傾倒、堆放、遺撒妨礙通行物的,行為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9條)。
二、無過錯責任具有什么特征
1、因果關系是決定責任的基本要件,即以損害事實與責任人的行為之間存在著罪關系為前提,若沒有因果關系則不能承擔無過錯責任;
2、并不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歸責的要件,若以過錯為歸責的構成要件,那就成了過錯責任原則;
3、無過錯責任的宗旨在于合理補償受害人的損失,這也是許多國家為保障受害人的權益而設立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原因所有;
4、由被告就免責事由進行舉證,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它不同于過錯責任中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在適用無過錯責任時,原告只要舉出損害事實及損害事實和被告的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即可,再由被告就存在的法定免責事由進行舉證,被告不能僅僅證明他已盡到了注意義務或沒有一般的過失就可以被免除責任;
5、適用無過錯責任時必須有法律的特別規定,也就是針對法律明文規定的特殊侵權行為才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適用無過錯責任的特殊侵權行為的免責條件由法律規定,但各特殊侵僅行為的法定免責事由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正確區分與過錯責任原則的界限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嚴格責任與無過錯責任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西安拆遷安置房如何補差價
2021-01-14什么是拆遷補償的抗辯權
2021-02-04廣州"三舊"改造拉升周邊一二手樓價
2021-02-15補償協議簽訂后,遲遲拿不到補償款怎么辦
2021-01-04企業遇拆遷,怎么樣的評估報告才是合法的
2021-03-24北京拆遷政策有哪些呢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