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網絡侵權行為包括什么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對于此種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網友和網站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是侵害財產利益。基于網絡活動的便捷性和商務性,通過網絡侵害財產利益的情形較為常見,如竊取他人網絡銀行賬戶中的資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網絡虛擬財產,如竊取他人網絡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
(三)是侵害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侵犯他人著作權與商標權:
1、侵犯著作權。如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數據庫等。
2、侵犯商標權。如在網站上使用他人商標,故意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網站為商標權人的網站,惡意搶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類似的域名等。
二、網絡侵權處理方式有幾種
如果發生網絡侵權事件被侵權方可以根據以下步驟依法 維權:
1. 首先要保留侵權證據,傳統方式將侵權信息帶至公證處做公證,保留證據為以后維權和訴訟使用,價格大概在1000左右。
2. 準備好證據司法起訴,掌握足夠的證據聘請律師,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證據充足、有法可依法院會支持侵權認定,也就是說原告會勝訴,費用視事件的難易程度決定。
3. 如果是知識產權侵權,在保留侵權證據并做司法鑒定后,還要做原始創作手稿的鑒定,以確定真實的所屬權,費用在1500元左右。
4. 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案判決誕生,法院認可原告采用第三方存證平臺——保全網的區塊鏈存證技術,被侵權方可以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存證、取證、司法認證等程序。其中存證為免費服務,取證5元,司法認證800左右,不管是在維權流程、維權成本還是維權方式、維權效率都是煥然一新。
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并不是虛幻的,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絡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而網絡侵權是知識侵權的一種形式,網絡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怎么處理網絡侵權行為
網絡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網絡侵權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