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構成特征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商標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的注冊商標。所謂商標,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或者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上采用的,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或者其組合構成的,能夠將其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與他人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區別開來的,具有顯著特征的可視性標志。我國對商標專用權的取得采用注冊原則,即按申請注冊的先后來確定商標權的歸屬,即誰先申請商標注冊,商標權就授予誰。由于采用注冊原則,只有注冊商標才受《商標法》保護,沒有注冊的商標不在保護之列。在我國,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對注冊商標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商標使用的對象來看,我國商標可分為商品商標與服務商標兩大類;按照商標的構成要素,我國的商標可分為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字母商標、數字商標、三維標志商標、顏色組合商標和組合商標;按照我國商標注冊申請書表格中通用的商標種類,可將商標劃分為一般商標、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三類。根據刑法第213條的規定,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犯罪對象只包括商品商標,不包括服務商標。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具體來講,本罪的客觀方面包括以下幾點: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所有人可以允許他人在其商品上使用其注冊商標。未經許可,不得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這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內容之一。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包括以下具體情形:行為人從未獲得過注冊商標所有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許可。即商標所有權人未在任何時間以任何方式許可行為人使用其注冊商標;行為人雖然曾經獲得過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在許可使用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后,仍然繼續使用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商標;行為人雖然曾經獲得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由于被許可人不能保證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的質量等原因導致許可合同提前解除,行為人在合同解除后仍然繼續使用該注冊商標;行為人雖然獲得了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超越許可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范圍使用;行為人雖然獲得了注冊商標所有人的使用許可,但超越許可使用注冊商標的地域范圍使用。
(2)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在商標法上,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行為均屬于假冒商標行為。具體來說,假冒注冊商標行為包括以下四種行為:
①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②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近似的商標;
③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④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近似的商標。但是刑法第213條僅僅將上述第①種行為規定為犯罪,對其他三類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不能以假冒注冊商標罪論處,而只能以商標違法行為處理。因而區分“同一種商品”與“類似商品”、“相同商標”與“相近似商標”對于準確認定本罪的客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同一商品的認定,根據商標法的規定,應按照商品的原料、形狀、性能、用途等因素以及習慣來判斷,同一種商品一般指名稱相同的商品,或名稱雖不相同但所指的商品是相同的商品。有些商品的原料、外觀不相同,但從消費者情況考慮,在本質上有同一性,應視為同一種商品。如:收音機、錄音機、電唱機,用途結構不同,但在組合音響這一概念上屬于同一商品。又如:自行車用的車架、車條、車輪、車圈用途不同,但在自行車零部件這一概念上也應屬于同一商品。因此,同一種商品的概念并不是指完全一樣的相同商品。我國從1963年至1988年一直使用自己制訂的《商品分類(組別)表》,該分類表對所有商品按照類、組、種三個級次進行了詳細分類。所謂同一種商品就是指同一種目下所列舉的商品。但是從1988年11月開始使用《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所規定的《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表把商品分為34類,服務項分為8類,共計42類,這不能作為判斷同一種商品的標準,而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從消費的角度出發,同一類別中有非常明顯的不相類似的商品,如第一類中的攝影用化學品和肥料。所謂“相同的商標”商標的構成要素及組合相同的商標。至于“相同商標”與“相近似商標”應從文字、圖形等構成要素及其組合的方式等角度進行具體認定。所謂“使用”是指“在商品上的使用”。一般來講,商標在商品上的使用應理解為在商品本身或商品的包裝上的使用。因此,使用商標的商品應當不僅包括進入市場的商品,也包括為銷售而儲存、運輸、展覽的商品。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3條的規定,商標的“使用”,包括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可見根據這一規定,商標的使用還應包括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假冒注冊商標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商標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的注冊商標。所謂商標,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或者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上采用的,由文字、圖
(3)情節嚴重。根據《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69條的規定,假冒注冊商標罪之“情節嚴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4.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而故意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該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偵查期間聘請律師的時間及權利是什么
2021-02-25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