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犯罪構成中須明確的問題
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除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一般特征外,還具備區別于其他犯罪的法律特征。
(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能構成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董事是指公司、企業董事會的組成人員,經理包括由董事會聘任的企業、公司的經理以及根據經理提名所聘請的副經理。由于董事會的成立要履行特定法律程序,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董事”身份的認定一般不會產生歧義。但是,對“經理”的理解卻會產生分歧。一方面在于日常生活中,“項目經理”、“業務部經理”、“區域經理”等稱呼經常可見,另一方面在于還存在掌握著企業重大權利的“總裁”等職務。對于如何認定行為人是否具備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中的“經理”身份,筆者認為應當考察立法意圖及其行為人身份所具有的權能,即能夠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應當是具體掌握所任職公司、企業產、供、銷、人事等某一環節的職權,對外可以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代理或者代表公司進行商業活動,擁有從事競業行為能力的人。同時,筆者認為對“董事、經理”不能做狹義理解,我國目前一些國有企業未實行公司改制,不存在董事、經理的建制,但是其中廠長、主席的地位和職權范圍,與“董事、經理”類似,其也應成為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上述兩案中的被告人王惟揚、陸群力均系國有公司的經理,其中陸群力系青海海山軸承廠上海經營部經理,該營業部規模很小,員工只有3人,但由于陸在該公司具有領導、管理的地位和職權,對國有資產負有增值、保值的的責任,因而能夠成為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2)、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認識到自己非法競業的行為損害了本公司企業的利益,仍積極追求獲取非法利益目的的發生。
(3)、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巨大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2021-01-02強制執行公證撤銷的情形是如何的
2020-12-03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