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與非法拘禁的區別是什么
敲詐勒索而限制人身自由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而非法拘禁的目的顯然不能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或其他手段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案例總結:
徐某等人犯罪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應定性為敲詐勒索罪。
案例介紹:
2011年3月14日,徐某從江蘇將妻子秦某接回巫山。因秦某與被害人張某某在江蘇共同生活一年多,并生育一女。秦某與徐某商量,將張某某騙至巫山后向其索要補償。同年3月16日14時許,張某某到達巫山,徐某、譚某、黃某某與秦某、徐某將張某某帶至大世界茶樓,被告人徐某以秦某為張某某生育了一個女孩并為其煮了一年多時間的飯為由向其索要補償,在茶樓房間里,徐某對張某某進行威脅、打罵,迫使張某某拿出銀行卡并說出密碼,并與黃某某、秦某一起從張某某卡中取走現金22500元。
就本案中徐某邀約譚某、黃某某限制張某某人身自由且強行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該如何認定,存在以下分歧:第一種意見認為:徐某、譚某、黃某某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徐某、譚某、黃某某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采取威脅的手段,強行索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應當以敲詐勒索罪依法追究其責任。
所謂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扣押、關押或其他手段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而敲詐勒索罪,是指目的在于非法占有,對被害人使用要挾或威脅的方法,強行索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罪與非法拘禁罪在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侵犯了人身自由;在客觀方面大多會表現為挾持或是恐嚇;其一般主體在主觀方面均表現為故意。由于敲詐勒索罪中以威脅或要挾的方式強索他人財物和非法拘禁罪中以拘押、禁閉等強制方法限制人身自由,兩者都可能有以暴力等形式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所以我們在實踐中容易將二者混為一談,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不同點:敲詐勒索而限制人身自由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而非法拘禁的目的顯然不能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據此,上海刑事律師認為徐某等人犯罪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應定性為敲詐勒索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