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14 · 738人看過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獨立、公正、及時地仲裁民商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制定本規(guī)則。

第二條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是依據(jù)仲裁法的規(guī)定,在中國哈爾濱登記設立的處理民商事糾紛的常設仲裁機構。

仲裁委員會應當設立仲裁員名冊。

第三條仲裁委員會依法受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chǎn)權益糾紛。

第四條仲裁委員會不受理下列糾紛案件:

(一)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等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

(三)勞動爭議和農業(yè)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部的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

(四)依法應當由其他專門機關或組織裁判的爭議。

第五條仲裁委員會依據(jù)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書及當事人的仲裁協(xié)議,受理仲裁案件。

仲裁協(xié)議是指當事人在糾紛發(fā)生前或者發(fā)生后達成的將其糾紛交由仲裁委員會仲裁的約定,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請求仲裁的其他書面約定。

其他書面約定是指以合同書、信件和數(shù)據(jù)電文及其他可見合意形式達成的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第六條仲裁協(xié)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終止或者未生效、無效、失效、撤銷,均不影響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

第七條仲裁庭依據(jù)案件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獨立、公正、及時地進行仲裁。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

第八條當事人將爭議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均視為同意按照本規(guī)則進行仲裁。但當事人就仲裁程序事項或者仲裁適用的規(guī)則另有約定且經(jīng)仲裁委員會同意的,從其約定。

第二章申請和受理

第九條申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協(xié)議;

(二)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仲裁事項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十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時,應當提交仲裁申請書及下列材料:

(一)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明文件;

(二)載有當事人仲裁協(xié)議的文件材料;

(三)相關的證據(jù)材料;

(四)仲裁委員會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應當根據(jù)仲裁庭組成人數(shù)和被申請人人數(shù),提交相應份數(shù)的仲裁申請書副本及前款所列的材料和文件。

第十一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載明其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工作單位、經(jīng)常居住地及郵政編碼、電話號碼等;當事人為法人、其他組織的,應當載明其名稱、住所地及郵政編碼、電話號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聯(lián)系方式;

(二)仲裁請求及所依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仲裁申請書應當由申請人簽名,申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加蓋單位印章或者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名。

第十二條仲裁委員會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3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應當受理的,即向申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并附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委員會確定的期限內預繳仲裁費用。逾期未繳納仲裁費用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仲裁委員會對不符合受理條件而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后,應當在10日內向被申請人送達仲裁通知書并附仲裁申請書副本及其附件、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

第十四條被申請人應當在收到仲裁通知書等法律文書之日起1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及相關的材料,同時提交主體資格的證明文件。

第十五條答辯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載明其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工作單位、經(jīng)常居住地及郵政編碼、電話號碼等;當事人為法人、其他組織的,應當載明其名稱、住所地及郵政編碼、電話號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聯(lián)系方式;

(二)答辯意見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

(三)答辯書應當由被申請人簽名,被申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加蓋單位印章或者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名。

第十六條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收到被申請人提交的答辯書及相關材料、證明文件之日起3日內,將答辯書副本及其附件送達申請人。

被申請人未提交或未按時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或案件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以書面形式提出;書面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以書面形式提出。

當事人未依據(jù)前款規(guī)定提出異議的,視為認可該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和仲裁委員會對仲裁案件的管轄權。

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的,由仲裁委員會或者仲裁委員會授權仲裁庭作出決定。

第十八條被申請人有權提出反請求。反請求申請書的格式、內容等要求同仲裁申請書。

被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反請求申請書。逾期提交反請求申請書的,由仲裁委員會征詢仲裁庭意見決定是否受理。

仲裁委員會自收到反請求申請書之日起3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向被申請人送達反請求受理通知書。被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委員會確定的期限內預繳仲裁費用。逾期未繳納仲裁費用的,視為撤回仲裁反請求。

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反請求仲裁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反請求答辯書;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反請求答辯書的格式、內容等要求同仲裁答辯書。

仲裁請求案與仲裁反請求案可以合并審理。如仲裁庭認為必要,仲裁請求案與仲裁反請求案可以分別出具裁決書。

第十九條申請人有權撤回仲裁申請,被申請人有權撤回反請求申請。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或者反請求申請的,由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仲裁費用按仲裁委員會相關規(guī)定處理。

當事人撤回申請后反悔的,有權重新申請仲裁。

第二十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可以申請財產(chǎn)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chǎn)保全的,由仲裁委員會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將其申請及時提交有管轄權的法院。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的,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授權委托書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代理的事項和權限。

當事人的委托代理人一般不得超過2人。

代理人的代理權限變更或者代理關系解除的,當事人應當書面通知仲裁委員會。未書面通知的,原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對當事人繼續(xù)有效。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可以在庭審辯論前以書面方式對其請求事項提出變更申請。

仲裁委員會收到變更仲裁請求申請書,仲裁庭組成前由仲裁委員會決定是否受理;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庭決定是否受理。

仲裁委員會受理變更仲裁請求申請后,應當在收到變更仲裁請求申請書2日內送達對方當事人。當事人應當在收到變更仲裁請求申請書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書。

當事人當庭變更仲裁請求,對方當事人當庭答辯或者放棄答辯的,仲裁庭應當繼續(xù)審理。

第三章仲裁庭的組成

第二十三條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或者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設首席仲裁員。

仲裁員應當從仲裁委員會提供的仲裁員名冊中產(chǎn)生。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約定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內分別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并共同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員。

當事人約定由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內共同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

當事人未能在上述期限內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或者首席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一方為二人以上的,應當共同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當事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選定的仲裁員居住在黑龍江以外地區(qū)的,應當承擔仲裁員因審理案件所發(fā)生的差旅費。如果未在仲裁委員會規(guī)定的期限內預交差旅費,視為未選定仲裁員。仲裁委員會主任可以根據(jù)本規(guī)則的規(guī)定指定仲裁員。

第二十七條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委員會指定一至二名仲裁秘書,負責案件記錄、送達等仲裁程序工作。

第二十八條仲裁委員會應當在仲裁庭組成后5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并將有關案件材料送達仲裁庭組成人員。

第二十九條仲裁員收到仲裁庭組成通知后,認為本人有仲裁法第三十四條所列情形或者其他應予回避情形的,應當向仲裁委員會報告并自行請求回避。

第三十條仲裁員認為有本規(guī)則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之外可能影響獨立、公正審理案件情形的,應當主動向仲裁委員會書面披露。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員書面披露之日起5日內就是否申請回避提出書面意見。逾期沒有申請回避的,不得再以仲裁員曾經(jīng)披露的事項為由申請回避。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認為仲裁員應當回避的,有權提出回避申請,回避申請應當在首次開庭前書面提出。

回避事由在開庭后知悉的,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書面提出;未書面提出的,視為不申請仲裁員回避。

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并提交相關的材料。

第三十二條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第三十三條仲裁員因故不能正常履行職責影響案件審理的,仲裁員本人或者當事人均可以請求更換。

仲裁員是否更換,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第三十四條仲裁員的回避或者更換決定作出后,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仲裁員系當事人選定的,當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內重新選定仲裁員。

重新選定仲裁員的程序與方式適用本規(guī)則相關規(guī)定。

第三十五條仲裁委員會應當將仲裁庭的重新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因仲裁員回避而重新組成仲裁庭的,原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由仲裁庭在征詢當事人意見后決定;非因仲裁員回避而重新組成仲裁庭的,仲裁庭可以自行決定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

第四章證據(jù)

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沒有證據(jù)或者所提出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第三十七條當事人應當在首次開庭前提交證據(jù)材料。在首次開庭前未提交的,應當在仲裁庭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交。逾期未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jù)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仲裁庭提出延期舉證的書面申請。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

對當事人因不可抗力逾期提交的證據(jù)材料,由仲裁庭決定是否接受和組織質證。

第三十八條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下列事實:

(一)對方當事人自認的事實;

(二)眾所周知的事實;

(三)自然規(guī)律及定理;

(四)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五)已為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一)、(二)、(四)、(五)、(六)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jù)推翻或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

書證和物證應當是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制件、節(jié)錄本、照片等,但應當注明出處。

提供外文書證的,仲裁庭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經(jīng)公證的中文譯本。

第四十條當事人應當對提交的證據(jù)材料編制證據(jù)目錄、證據(jù)清單,并對證據(jù)材料逐一分類編號標注頁碼,同時注明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摘要,簽名蓋章并注明提交日期。

第四十一條仲裁庭認為有必要,可以自行調查收集證據(jù)。

仲裁庭調查收集證據(jù)時,可以通知各方當事人到場。當事人不到場的,不影響仲裁庭調查收集證據(jù)。

當事人可以對仲裁庭收集的證據(jù)進行質證。

第四十二條根據(jù)案件審理的需要,仲裁庭可以就案件審理中涉及的疑難問題向專家咨詢委員會咨詢。專家意見可供仲裁庭在裁決時參考。

第四十三條案件審理過程中,仲裁庭認為需要對物證和現(xiàn)場進行勘驗的,可以組織勘驗。仲裁庭組織勘驗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到場的,不影響勘驗的進行。勘驗程序和過程應當符合行業(yè)規(guī)范。

仲裁庭應當將勘驗情況和結果制作筆錄,由勘驗人員、當事人及其他參與人員簽名。

第四十四條在證據(jù)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jù)保全。

當事人申請證據(jù)保全的,由仲裁委員會依照法律規(guī)定將當事人的申請?zhí)峤蛔C據(jù)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申請鑒定且經(jīng)仲裁庭同意,或者當事人未申請鑒定但仲裁庭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通知雙方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共同選定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當事人不能達成一致的,由仲裁庭指定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

鑒定費用由申請鑒定的一方當事人預交。雙方當事人同時申請鑒定的,鑒定費用各預交一半。不預交的,仲裁庭有權決定不進行相關鑒定。

本規(guī)則所稱鑒定,是指由專門機構或者專業(yè)人員就特定的專門性問題或者事項,通過審計、評估、檢驗等技術手段,進行鑒別、評價、判斷。

第四十六條仲裁庭同意委托鑒定的,當事人應予配合。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鑒定所需的材料或拒絕配合鑒定而導致鑒定無法進行或影響鑒定結論的,應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七條鑒定報告的副本,應當在開庭前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可以對鑒定報告提出書面質證意見。

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或者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應當通知鑒定人參與庭審質證。當事人可以就鑒定報告的有關事項向鑒定人提問。

第四十八條證據(jù)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由仲裁庭組織當事人質證。未經(jīng)質證的證據(jù),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jù)。

對當事人當庭提交的證據(jù),對方當事人不同意當庭質證的,仲裁庭應當給予對方當事人合理的質證準備時間,并允許其提交反駁證據(jù),也可以要求當事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提交書面質證意見。

第四十九條裁決作出前,對可能嚴重影響案件裁決結果的重大事實,仲裁庭根據(jù)審理需要可以要求當事人補充證據(jù)。

第五十條仲裁庭應當對當事人質證后的證據(jù)進行評價。

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jīng)仲裁庭充分說明并詢問后,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

當事人在仲裁申請書、答辯書、陳述以及其他書面意見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證據(jù),視為自認,仲裁庭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

有證據(jù)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jù)且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jù)的內容不利于證據(jù)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第五章審理

第五十一條仲裁庭應當開庭審理案件。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可以書面審理。

第五十二條仲裁一般不公開審理,雙方當事人均同意公開的,經(jīng)仲裁庭允許,可以公開審理。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仲裁員、仲裁庭咨詢的專家、仲裁委員會的有關人員,不得向外界透露、披露案件實體和程序方面的任何情況,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五十三條開庭審理地點在仲裁委員會所在地或仲裁委員會依據(jù)方便、經(jīng)濟原則確定的其他地點,開庭地點應當具備錄音、錄像的條件。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當事人共同要求并經(jīng)仲裁委員會同意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應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相關費用。

第五十四條一方為同一當事人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案件,其仲裁標的為共同的或者同一種類或者關聯(lián)密切并且仲裁庭組成人員相同的,經(jīng)當事人同意,可以合并審理。

第五十五條申請人經(jīng)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jīng)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但不影響仲裁庭對被申請人的反請求進行缺席審理。

被申請人經(jīng)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jīng)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進行缺席審理。對被申請人已經(jīng)提出的反請求,視為撤回。

第五十六條仲裁庭應當在開庭10日前將開庭通知書送達當事人。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開庭。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請求延期開庭的,應當在開庭5日前以書面形式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再次開庭日期的通知,不受前款規(guī)定的限制。

第五十七條仲裁庭應當在首次開庭時宣布仲裁庭組成人員名單,并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仲裁員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的,仲裁庭應當將回避理由記入庭審記錄并暫停開庭。仲裁庭應當將當事人的書面回避申請及時向仲裁委員會主任匯報。

開庭審理中,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并明確仲裁請求、出示證據(jù)、對證據(jù)進行質證、辯論和發(fā)表陳述意見。辯論終結時,仲裁庭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

第五十八條仲裁庭開庭審理案件,應當制作庭審記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在庭后3個工作日內,有權申請補正。是否補正,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不同意補正的,應當記錄該申請。

庭審記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名。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在仲裁庭組成前,請求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達成和(調)解協(xié)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jù)和(調)解協(xié)議作出調解書或者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當事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一方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或者仲裁反請求申請后,另一方當事人反悔的,可以根據(jù)仲裁協(xié)議重新申請仲裁。

第六十條仲裁庭組成前,雙方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的,仲裁委員會可以指定人員進行庭外調解。

仲裁庭進行調解,可以由一名仲裁員主持。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六十一條一方當事人申請案外人參加調解,另一方當事人及案外人同意的,仲裁庭可以通知案外人參加調解。案外人同意承擔民事責任的,應予準許。但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除外。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或仲裁員在調解過程中發(fā)表的任何陳述、意見、觀點或建議,任何一方當事人在其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或其他任何程序中均不得援引,仲裁庭也不能作為裁決的依據(jù)。

第六十三條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當事人可以撤回仲裁申請,也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jù)調解協(xié)議的內容制作調解書或者裁決書。

第六十四條調解書應當寫明當事人的情況、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xié)議的結果。

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jīng)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十五條案件審理中,涉及到第三人時,如第三人主動申請參與仲裁,且各方當事人均同意,視為形成新的仲裁協(xié)議,應當允許第三人參與仲裁。

當事人一方請求第三人參與仲裁,其余當事人同意的,可以通知第三人到庭參與仲裁。第三人同意到庭參與仲裁的,視為形成新的仲裁協(xié)議,應當允許第三人參與仲裁。第三人不同意到庭參與仲裁,仲裁庭認為其不到庭不具備基本裁決條件的,可以建議申請人撤回申請;申請人不同意撤回申請的,可以裁決駁回仲裁申請;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主張解除仲裁協(xié)議的,應當裁決解除仲裁協(xié)議。

第六十六條裁決前,仲裁請求和反請求全部撤回的,仲裁委員會應當作出撤案決定。

第六章裁決

第六十七條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裁決應當依據(jù)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仲裁庭合議記錄。不能形成多數(shù)意見時,裁決依據(jù)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員組成的,裁決由仲裁員直接作出。

第六十八條仲裁庭審理案件時,對事實已經(jīng)清楚的部分,可以先行裁決。

第六十九條經(jīng)當事人請求,仲裁庭可以裁決案件敗訴方補償勝訴方因辦理仲裁案件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仲裁庭有權在裁決書中確定雙方當事人應當承擔的仲裁費用。仲裁費用由敗訴方承擔,但仲裁庭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過錯責任和裁決結果確定仲裁費用的承擔比例。

第七十條仲裁庭應當在組成之日起4個月內審結案件。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仲裁期限的,由首席仲裁員報經(jīng)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上述期間不包括仲裁程序中止期間以及鑒定期間。

第七十一條裁決書應當寫明當事人的情況、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履行期限、仲裁費用的承擔和裁決日期。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及按照雙方當事人的和解協(xié)議作出裁決的,可以不寫明爭議事實和裁決理由。

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并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七十二條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應當在裁決書確定的期限內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爭議再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七十三條對裁決書中的文字、計算錯誤或者仲裁庭意見部分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已經(jīng)作出裁斷但在裁決主文遺漏的,仲裁庭應當自行補正。

當事人發(fā)現(xiàn)裁決書中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書面請求仲裁庭補正。

仲裁庭作出的補正裁決,是原裁決書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簡易程序

第七十四條下列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一)爭議金額在人民幣50萬元以下的,但當事人約定適用普通程序或案情疑難、復雜,仲裁委員會認為應當適用普通程序的除外;

(二)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但當事人約定適用簡易程序的;

(三)當事人變更仲裁請求后的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或爭議金額加上被申請人反請求后的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可以適用本章規(guī)定,但當事人一致約定不適用本章規(guī)定或者仲裁委員會認為不宜適用本章規(guī)定的除外;

(四)仲裁庭組成前,原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一方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或者反請求的,未撤回的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五)沒有爭議金額或者爭議金額不明確的,由仲裁委員會根據(jù)案件復雜程度、社會影響、與當事人利害關系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是否適用簡易程序。

第七十五條簡易程序變更為普通程序,或者普通程序變更為簡易程序,當事人應當自收到程序變更通知之日起7日內,按照本規(guī)則的規(guī)定選定仲裁員。

新仲裁庭組成前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由新仲裁庭決定。

第七十六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及時向雙方當事人發(fā)送受理通知書、仲裁通知書、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并向被申請人送達仲裁申請書副本及其附件。

第七十七條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7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及有關證明文件。如有反請求,也應當在此期限內提交反請求申請書及有關證據(jù)材料。逾期提交反請求申請書的,由仲裁委員會征詢仲裁庭意見決定是否受理。

第七十八條適用簡易程序的仲裁案件,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員組成。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7日內共同選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逾期未選定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仲裁庭組成后,仲裁委員會應當將仲裁庭組成通知書送達雙方當事人。

第七十九條仲裁庭應當在開庭5日前將開庭通知書送達當事人。

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請求延期開庭的,應當在開庭3日前以書面方式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再次開庭日期的通知,不受本條第一款的限制。

第八十條獨任仲裁員有權按照其認為適當?shù)姆绞綄徖戆讣徴{查、質證、辯論和調解可以交叉進行。

第八十一條審理中發(fā)現(xiàn)案情復雜,需轉入普通程序的,由仲裁庭提請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后,可以轉入普通程序。

第八十二條仲裁庭應當在組成之日起2個月內審結案件。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仲裁期限的,由仲裁員報經(jīng)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第八十三條本章未規(guī)定的事項,適用本規(guī)則其他各章的規(guī)定。

第八章涉外仲裁程序

第八十四條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為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yè)和組織的仲裁案件,適用本章規(guī)定。

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或臺灣地區(qū)的仲裁案件,參照適用本章規(guī)定。

當事人的所有仲裁相關文件均需要提供中文譯本,對譯本有爭議的,由仲裁庭決定處理。

當事人對案件是否具有涉外因素有爭議的,由仲裁庭決定。

第八十五條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書之日起4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答辯書,同時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被申請人注冊登記、國籍等主體資格證明文件;

(二)與答辯書相關的證據(jù)材料;

(三)支持其意見的證明文件。

被申請人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八十六條被申請人提出反請求,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書之日起4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反請求申請書。

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反請求通知書之日起4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反請求答辯書;未提交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八十七條雙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日內選定仲裁庭的組成人員。

第八十八條仲裁案件首次開庭,應當在開庭30日前將開庭通知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請求延期開庭的,應當在開庭10日前以書面形式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第八十九條仲裁庭應當在組成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案件。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仲裁期限的,由獨任仲裁員或者首席仲裁員報經(jīng)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后,可以適當延長。

第九十條涉外仲裁案件的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的,仲裁委員會應當根據(jù)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的法律對仲裁協(xié)議效力作出決定;當事人未選擇的,仲裁委員會應適用中國法律,并依據(jù)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作出決定。

第九十一條涉外仲裁案件的仲裁庭應當根據(jù)當事人選擇適用的實體法律對爭議作出裁決。當事人未選擇的,仲裁庭應當根據(jù)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適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或者仲裁庭認為適當?shù)囊粋€或幾個國家法律,或中國法律。

第九十二條本章未規(guī)定的事項,適用本規(guī)則其他各章的規(guī)定。

第九章附則

第九十三條仲裁委員會仲裁案件,中文為正式語言文字。當事人另有約定并經(jīng)仲裁委員會同意的,從其約定。

仲裁程序中需要語言翻譯的,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共同確定人選;需要仲裁委員會提供翻譯人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第九十四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第九十五條本規(guī)則所稱的“內”、“以上”、“以下”,包括本數(shù);所稱的“超過”、“前”,不包括本數(shù)。

本規(guī)則規(guī)定以日、月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算入,以次日開始計算。

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法定節(jié)假日的,以節(jié)假日屆滿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后一日。期間最后一日的截止時間為停止業(yè)務活動的時間。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仲裁文書、材料、通知在期滿前交郵、交發(fā)的,視為期間內。

第九十六條仲裁文書、通知和其他材料可以直接送達當事人或其代理人,也可以以掛號信、特快專遞、傳真、電報、公告等方式送達當事人或其代理人。

仲裁委員會或者仲裁庭可以委托一方當事人將仲裁文書、通知和其他材料送達給另一方當事人;未成功送達的,以本規(guī)則確定的其他方式送達。

當事人拒絕接受仲裁文書的可以留置送達。

第九十七條當事人應出具送達地點確認書,并承擔地址不準確而無法送達的法律后果。

送達仲裁文書至當事人的住所地點、營業(yè)地點或者其提供的住所地點、居所地點、營業(yè)地點、通信地點或者最后一個有證據(jù)證明為他人所知的住所地點、營業(yè)地點、通信地點的,應視為已經(jīng)送達。

第九十八條本規(guī)則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際慣例沖突時,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際慣例為準。

仲裁委員會根據(jù)需要可以制定專門規(guī)則,專門規(guī)則與本規(guī)則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十九條本規(guī)則由哈爾濱仲裁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一百條本規(guī)則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2001年5月17日第二屆哈爾濱仲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仲裁暫行規(guī)則》同時廢止。

以上就是律霸網(wǎng)小編整理的資料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勞動仲裁方面的法律知識。如果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也可以撥打律霸網(wǎng)熱線電話進行咨詢,我們的專業(yè)律師會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厙慧祺

厙慧祺

執(zhí)業(yè)證號:

11502201511694138

內蒙古典泰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業(yè)服務解人之憂,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你身邊的專業(yè)法律顧問!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厙慧祺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1a片|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337p色噜噜人体大胆欧美|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大胸喷奶水的www的视频网站|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 yy6080理论影院旧里番|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91网站免费观看|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a人片| 国产福利永久在线视频无毒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 忘忧草www日本|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最好的中文字幕2018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