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理勞動糾紛案件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法院審理勞動糾紛案件和審理一般民事糾紛一樣,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審、二審、審判監督等。 一審程序分以下幾個階段: 1、起訴和受理。當事人提交訴狀后,人民法院將在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 2、審理前的準備。審理前,人民法院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組成合...
勞動訴訟應該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一、起訴人必須是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
勞動訴訟如何起訴和舉證
勞動訴訟如何起訴和舉證一、起訴要件及內容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原告...
勞動爭議訴訟時效計算
勞動爭議訴訟的受案范圍是什么?勞動爭議訴訟的時效要多久? 一、勞動爭議訴訟受案范圍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有關勞動訴訟的性質
有關勞動訴訟的性質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勞動仲裁與勞動訴訟的差異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 1.性質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章等...
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處理的訴訟時效由仲裁案件處理情況確定,訴訟是在仲裁裁決作出后15天內提起的。 《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
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與不受理的程序規定是什么
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與不受理的程序規定是什么一、勞動爭議案件受理程序1、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2、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3、當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4...
勞動爭議糾紛應如何處理
解決勞動爭議的方式: (1)協商程序。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