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職業病防治條例(2004修訂)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14 · 3050人看過

山東省職業病防治條例

  (1999年10月25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7月30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于修改〈山東省水路交通管理條例〉等十二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有職業危害作業(以下簡稱有害作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以及與之形成勞動關系從事有害作業的勞動者。

  第三條 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在制定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統籌安排職業病防治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職業病防治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鼓勵推廣應用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限制并逐步淘汰職業危害嚴重的生產工藝和技術。

  第五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計劃、建設、勞動保障、經濟管理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衛生行政部門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六條 各級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群眾監督并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權利:

  (一)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二)獲得職業病預防和治療;

  (三)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四)在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者強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而未采取治理措施又無必要的個體防護措施的時候,有權拒絕操作;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應當遵守職業衛生制度,增強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嚴格執行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第二章 預防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制定職業衛生操作規程,實行職業衛生責任制,并設立相應的管理組織或專(兼)職人員,具體承擔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運用先進技術或者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勞動條件,確保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者強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第十條 涉及有害作業的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其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涉及有害作業的建設項目立項時,建設單位必須同時提交職業危害預評價報告;該建設項目的設計和竣工,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職業衛生審查和驗收,并進行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第十一條 有害作業場所必須配備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易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的作業場所,應當設置警示標志,配備有效的應急防范設備和救護用品,并設立應急救援組織。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防護效果,確保正常使用;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并指導和監督其正確使用。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存在職業危害的作業轉移給沒有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必須將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及其后果如實告知勞動者。勞動合同必須同時附有職業危害有關說明。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職業衛生檔案,記錄生產工藝流程及職業危害因素影響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有關資料。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必須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定期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勞動者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三章 檢測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

  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證具備檢測能力的,應當自行檢測;不具備檢測能力的,應當委托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證的機構進行檢測。

  檢測機構和人員必須執行衛生標準和檢測技術規范,測定必須科學、真實,不得弄虛作假。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將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者強度的檢測結果報告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并及時向職工公布。

  第十九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在其管轄范圍內,對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實施質量控制,并進行抽查測定。對同一用人單位進行抽查測定,每年限定為一到兩次。

第四章 健康保護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辦理《職業性健康監護證》,用于記錄職業史、職業危害接觸史、職業性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康資料。

  第二十一條 對從事有害作業或者對健康有特殊要求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在其上崗前組織職業性健康檢查。

  對從事有害作業和曾經從事有害作業可能患晚發職業病的離(退)休的勞動者,原用人單位應當定期組織職業性健康檢查。勞動者調離有害作業崗位時,用人單位應當對其組織離崗職業性健康檢查。

  勞動者接受職業性健康檢查治療所占用的生產、工作時間,應當按照正常出勤處理。

  第二十二條 從事職業性健康檢查的機構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實施資格認證。

  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內容、期限等,按照國家和省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職業性健康檢查機構應當將勞動者的職業性健康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存檔和報告。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與該禁忌癥相關的有害作業。

  第二十四條 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并負責出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省衛生行政部門設立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負責職業病診斷的技術指導和技術鑒定工作。

  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省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省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向國家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申請定。

  第二十五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和用人單位對初次確診的職業病病例和因職業病死亡的病例,應當自確診或者死亡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在二十四小時內按照報告制度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需要醫療救援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救援,醫療衛生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者拖延。醫療救援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支付;責任尚未分清時,由事故發生單位先行墊付。

  急性職業中毒和其他急性職業病診治終結疑有后遺癥或者慢性職業病的,應當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職業病診斷機構予以確認。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對疑似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及時組織復查和治療;職業病防治機構認為需要住院作進一步檢查、診斷時,不論其最終是否被確診為職業病,在住院檢查、診斷鑒定期間享受職業病待遇。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對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治療或者療養,并定期組織復查;對不宜從事原有害作業的,應當在確診之日起六十日內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

  第二十九條 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合同終止,解除或者轉換工作單位時發現勞動者患有職業病的,由造成該職業病的用人單位負責工傷保險的處理;在新單位發現患有職業病的,由新單位負責工傷保險的處理。

  第三十條 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其檢查和治療費用,

  由造成該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承擔。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而用人單位解散、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撤銷的,其檢查和治療費用的解決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公布職業衛生監督抽檢結果和職業病發病情況。

  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的管轄分工,按照省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設立職業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職業病防治監督任務。職業衛生監督員執行任務時可以進入作業現場,調查取證,索取有關資料;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協助,不得拒絕、阻礙檢查。職業衛生監督員執行任務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對用人單位提供的涉及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的資料負有保密的義務。

  第三十三條 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對建設項目中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設計和施工,通過設計審查或者竣工驗收;

  (二)對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職業衛生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而不予審查和驗收;

  (三)發現用人單位有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不依法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作業場所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后仍不符合標準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整頓。

  對有前款規定行為的用人單位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建議其所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未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同意或者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不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責令其限期補辦批準手續并對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建設項目進行治理,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辦理手續或者不治理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有關行政部門和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對建設項目擅自決定施工或者投入生產和使用的,衛生行政部門對負有行政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可以建議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施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二)將有害作業轉移給沒有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的;

  (三)未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或者未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的;

  (四)未告知勞動者職業危害真實情況或者未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的;

  (五)未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衛生防護效果進行檢測或者未將檢測結果報告有關行政部門的;

  (六)向衛生行政部門隱瞞職業衛生真實情況的。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按每人次處以五百元以上五 千元以下的罰款,每次處罰合并最高不得超過十萬元;

  (一)安排未經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有害作業或者不組織其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 的;

  (二)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作業的;

  (三)不安排疑似職業病的勞動者作出明確診斷或者不按規定安排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檢查治療的;

  (四)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或者不按規定時限報告職業病情況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證,擅自從事職業衛生檢測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從事職業衛生檢測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機構,不執行檢測技術規范和職業性健康檢查規定或者弄虛作假的,給予警告,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取消職業衛生檢測和職業性健康檢查資格。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無理阻撓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打擊報復舉報人員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決定;責令停產整頓的行政處罰,由衛生行政部門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和省有關職業病防治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存在職業危害事故隱患,經勞動者或者有關部門提出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三條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以及職業衛生監督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職業危害因素,是指在生產勞動或者在其他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影響勞動能力的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等因素的總稱。

  本條例所稱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或者在其他職業活動中,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引起的并列入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名單的疾病。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曌

李曌

執業證號:

11101202211472388

北京君眾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017-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2017-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失效]

1982-03-0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

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

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

《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黄a级毛片| 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大战孕妇12p|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白医生的控制欲| 我想看一级毛片免费的| 四虎色姝姝影院www| 不卡av电影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欧美高清video|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产传媒61国产免费| 91丨九色丨蝌蚪3p|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电影资源|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jjzz在线观看|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4|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一个色中文字幕| 欧美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韩国免费观看高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