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70908
??? 第一條 根據《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制定本施行細則。
第二條 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的征收范圍,即《暫行規定》第二條所稱“實行工資總額隨經濟效益掛鉤浮動的國營企業”,是指按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國務院關于國營企業工資制度改革的規定,報經國家批準,實行工資總額隨上繳稅利掛鉤浮動的國營大中型企業。
第三條 工資總額隨上繳稅利掛鉤浮動的國營企業,其上繳稅利包括: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資源稅、所得稅、調節稅(或上繳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四條 《暫行規定》第三條所稱以“企業為納稅義務人”,是指經批準實行工資總額隨上繳稅利掛鉤浮動,并在銀行單獨設立工資基金(包括工資增長基金)專用帳戶的國營企業。
第五條 《暫行規定》第四條所稱“企業當年增發的工資總額”,是指在納稅年度內發放的工資總額(不包括國家規定的十種特定燃料、原材料節約獎和副食品價格補貼,下同)減去國家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后的余額。
企業當年增發的工資總額,按納稅申報表和會計報表中有關工資基金(工資增長基金)以及有關報表材料,經過審查核實后計算。
第六條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發放的工資總額,包括從工資基金以外的其它資金來源渠道發放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獎勵等。但其它資金來源渠道發放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獎勵等,不得列入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基數。
第七條 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除第一年是指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審定并逐級下達到企業的核定數外,以后年度按照批準的上年會計報表中的工資基金表所列的工資總額發放數核定(應剔除交納的工資調節稅、罰款和滯納金)。
第八條 《暫行規定》第八條所稱“工資調節稅按年計征”,是指納稅人繳納工資調節稅時,應按年增發的工資總額和適用稅率計算繳納。
第九條 《暫行規定》第八條所稱工資調節稅“按次預繳”,是指納稅人在年度內累計增發的工資總額,超過國家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7%時,納稅人每次增發工資,都應按規定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工資基金(工資增長基金)表和納稅申報表。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后,填發納稅繳款書,限期入庫。具體繳納期限,由當地稅務機關確定。
第十條 年度內按次繳納工資調節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次應納工資調節稅額=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累計增發的工資總額占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率)-上次累計已繳納的工資調節稅額或:本次應納工資調節稅額=累計增發的工資總額×適用稅率-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速算扣除率-上次累計已繳納的工資調節稅額第十一條 《暫行規定》第八條所稱工資調節稅“年終匯算清繳”,是指納稅人應于年度終了后三十五日內填報納稅申報表,經稅務機關審查核定,其少繳稅款應補交入庫,多繳稅款由稅務機關辦理退庫手續或沖抵次年應納稅款。
第十二條 上年工資基金表中所列的工資總額發放數,如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數額,稅務機關有權予以剔除,并照章征稅。
第十三條 納稅人當年的工資增長基金余額,不夠繳納稅款、罰款和滯納金時,應先用自有資金墊付,然后再從下年度提取的工資增長基金中歸還。稅務機關同時處以一萬元的罰款。
第十四條 工資調節稅的納稅年度是指公歷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十五條 《暫行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加收滯納金,其起迄時間的計算,從稅務機關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到納稅的當天止,不扣除節假日。
第十六條 《暫行規定》第十四條所稱“偷稅”、“抗稅”的解釋如下: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偽造、涂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帳憑證,多報國家核定的上年工資總額,少報應納稅工資增長總額,逃避納稅等違法行為。
抗稅,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法規定,拒不辦理納稅申報和提供納稅的證明文件、單據、憑證,拒絕稅務機關對財務會計和納稅情況進行檢查,拒不依法繳納稅款、罰款、滯納金等違法行為。
第十七條 根據《暫行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納稅人對納稅事項申請復議時,應在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納稅期限內繳納稅款后十日內,向上級稅務機關提出。納稅人對上級稅務機關復議不服時,應在接到答復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視為納稅人放棄起訴權利,稅務機關應即依照復議決定執行。
第十八條 納稅人主動自查補報錯漏稅款,只補稅,不處以罰款,不加收滯納金。
第十九條 本施行細則的解釋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第二十條 本施行細則從《暫行規定》實施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2018修正)
2018-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問題的決定
1996-12-1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議定書》、《關于修改二00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等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9-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