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的管理,促進音像事業的發展與繁榮,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錄有內容的錄音帶、錄像帶、唱片、激光唱盤和激光視盤等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活動。
第三條 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必須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傳播有益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
第四條 文化部主管全國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轄區的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實行許可證制度。
第六條 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和音像制品的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單位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從事音像制品經營活動,不得參與音像制品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
第七條 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依法管理,維護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的正常秩序,保護音像制品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批發、零售、出租、放映第一節 批 發
第八條 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承擔在全國范圍內發行音像制品的業務。
第九條 音像制品總批發業務由國有單位承擔。
第十條 設立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業務場所,面積不得少于50平方米;
(二)有適應業務工作需要的音像設備和其他設備;
(三)流動資金不得少于50萬元;
(四)專職從業人員不得少于8人。
第十一條 申請設立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報文化部審批。文化部應自收到申請報告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
報文化部審批,須出具以下文件和資料:
(一)申請報告,報告中應當載明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主辦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
(二)申請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申報的證明文件;
(三)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的文件;
(四)單位擬定主要負責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有關證明文件;
(五)單位業務場所(房屋)使用權證明文件;
(六)單位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資料;
(七)單位資金來源的合法證明文件;
(八)經營管理規章。
第十二條 申請設立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經文化部批準并取得《音像制品批發經營許可證》后,持許可證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三條 申請設立音像制品批發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業務場所,面積不得少于30平方米;
(二)有適應業務工作需要的音像設備和其他設備;
(三)流動資金不得少于20萬元;
(四)有適應業務工作需要的專職從業人員。
第十四條 申請設立音像制品批發單位,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并報文化部備案。經批準并取得《音像制品批發經營許可證》后,持許可證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申請設立音像制品批發單位報審時出具的文件、資料,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參照文化部審批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的規定確定。
第十五條 音像出版單位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銷售本單位出版的音像制品。音像復制單位不得從事音像制品銷售業務。個體經營者不得從事音像制品批發業務。
第二節 零售、出租
第十六條 從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業務的單位,應當具備必要的資金、設備、固定的業務場所和專職從業人員。具體條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七條 申請從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業務的單位,報所在地縣級以上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批。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應自收到申請報告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
申請單位報批時,須出具以下文件和資料:
(一)申請報告,報告中應當載明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主辦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
(二)申請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申報的證明文件;
(三)申請單位擬定主要負責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有關證明文件;
(四)申請單位業務場所(房屋)使用權證明資料;
(五)申請單位資金來源的合法證明文件;
(六)經營管理規章。
第十八條 申請從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業務的單位,經所在地縣級以上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取得《音像制品零售經營許可證》或《音像制品出租經營許可證》后,持許可證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九條 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應將批準的從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業務的單位,報上級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并接受上級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三節 放 映
第二十條 從事音像制品放映業務的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放映場所,面積不得少于30平方米;
(二)有完好的放映設備;
(三)啟動資金不得少于10萬元;
(四)專職從業人員不得少于3人。
農村從事放映業務的單位的條件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第二十一條 申請從事音像制品放映業務的單位,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批。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應自收到申請報告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
申請單位報批時,須出具以下文件和資料:
(一)申請報告,報告中應當載明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主辦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
(二)申請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申報的證明文件;
(三)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的文件;
(四)申請單位擬定主要負責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有關證明文件;
(五)申請單位業務場所(房屋)使用權證明資料;
(六)申請單位資金來源的合法證明文件;
(七)經營管理規章。
第二十二條 申請從事音像制品放映業務的單位,經省級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領取《音像制品放映經營許可證》后,持許可證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第三章 經 營
第二十三條 任何單位未取得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不得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等經營活動。
第二十四條 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禁止經營有下列內容的音像制品:
(一)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二)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的;
(四)宣揚淫穢、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五)誹謗、侮辱他人的;
(六)國家規定禁止出版、傳播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五條 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不得經營下列音像制品:
(一)沒有取得《音像制品發行許可證》的音像制品;
(二)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音像制品;
(三)非音像出版、復制單位出版、復制的音像制品;
(四)供研究、教學參考的資料性音像制品;
(五)未經批準擅自進口的音像制品;
(六)自行復制的音像制品。
第二十六條 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不得超越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時核準的經營方式和范圍經營。
第二十七條 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單位經營業務的廣告內容必須合法、真實。
第二十八條 音像制品批發單位必須從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進貨經營,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的場所內經營。
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和放映單位必須從所在地音像制品總批發或批發單位進貨經營。
第二十九條 從事音像放映業務的單位不得放映家庭專用的音像制品。
第四章 管 理
第三十條 文化部根據音像出版事業的發展規劃,調整全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單位的總量、布局和結構。
第三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應掌握本行政區域內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的總量、布局和結構,并將統計材料于每年年底報文化部備案。
第三十二條 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單位,每二年履行一次審核登記手續。審核工作由原審批發證部門辦理。
第三十三條 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改變名稱、隸屬關系、業務范圍,依照本辦法第二章的有關規定重新辦理審批登記手續。
從事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業務的單位改變地址、法定代表人,到原發證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終止經營業務,自停止經營之日起30日內,到原發證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第三十四條 文化部定期向全國公布出版的音像制品目錄,供各級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檢查使用。
第三十五條 音像放映單位應向所在地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報送放映月計劃和放映月報表。
第三十六條 舉辦音像制品批發訂貨會或展銷會,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報文化部審批。
前款活動的主辦單位必須是經國家批準的總批發單位或是銷售本單位出版的音像制品的音像出版單位,其他單位不得舉辦。
第五章 罰 則
第三十七條 對于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由文化部或者縣級以上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責令停止批發、零售、出租、放映,沒收并銷毀違法音像制品,沒收違法所得,吊銷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租、放映經營許可證的處罰,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跨省的或造成重大影響的違法經營活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報文化部查處。
涉及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違法行為,移交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做出處罰決定時,應制作《處罰決定書》,并通知當事人。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音像制品批發經營許可證》、《音像制品零售經營許可證》、《音像制品出租經營許可證》、《音像制品放映經營許可證》由文化部統一印制管理。省、自治區、直轄市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向文化部申領。
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為懸掛式,副本為折疊式。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以前發布的有關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監察部等部門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2008-10-17土地調查條例
200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