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縣人民政府關于處理土地、林地糾紛的暫行辦法(渝文備[2006]10)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正確、及時地處理土地、林地糾紛,維護農村政策的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以發包方和承包方、轉讓方、轉包方等為當事人。
前款所稱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的農戶,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
第三條 土地、林地使用權(所有權)糾紛,以爭議雙方為當事人。
第二章 受理與管轄
第四條 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以及各承包方之間因所簽訂的轉讓、轉包和互換承包土地合同而發生的(一)承包合同糾紛;(二)土地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四)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及因土地承包而引起的糾紛,按照土地承包法以及相關規定由當事人選擇解決的方式。
第五條 爭議雙方以土地使用權(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所有權)為由發生糾紛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及相關規定由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處理。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糾紛的,由當事人向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申請解決。
第六條 當事人無權屬爭議僅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使用證、土地所有權證、林地使用證、林地所有權證的發放不服為由申請解決的,由縣政府法制辦受理后調查處理。
第七條 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的,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調解解決。
當事人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應制作書面的協議書;由村民委員會或者鎮人民政府調解達成一致意見的,應該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糾紛當事人各方簽字后生效。
第八條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
以向綦江縣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向村民委員會、鎮政府申請調解的當事人,必須寫出書面申
請書;書寫有困難的,接受調解申請的單位應該作好其要求調解的記錄。
前款規定適用于要求仲裁委員會裁決的當事人。
第九條 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綦江縣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未達成書面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另一方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但是,一方當事人接受仲裁后又向法院起訴的除外。
第十條當事人因土地、林地使用權(所有權)發生糾紛的,當事人愿意協商解決,由自己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照下列程序解決:
(1)個人與個人、單位與個人之間的爭議,由各鎮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申請縣人民政府處理的,由縣人民政府委托鎮人民政府以縣人民政府名義處理。
(2)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人民政府委托縣國土房管局或者縣林業局以縣人民政府名義處理。
(3)當事人對各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分別向綦江縣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要求解決使用權(所有權)糾紛的,必須向其申請機關寫出書面申請;書寫有困難的,由行政機關做好申請筆錄。
第三章 糾紛的處理
第十一條 仲裁委員會對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仲裁案件,應當依法及時受理,盡快裁決。對因發生糾紛可能影響生產的,可裁決先行恢復生產;承包方恢復生產確有困難或者拒絕恢復生產的,由發包方負責組織先行恢復生產,恢復生產所發生的費用由過錯方承擔。
第十二條 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對土地、林地使用權(所有權)糾紛案件,應當及時受理,盡快處理。在糾紛未解決以前,雙方當事人不得改變土地、林地利用現狀。
第十三條 土地承包合同中,對承包金額或交納承包金的比例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仲裁委員會可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主持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調解不成的,依照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四條 土地承包合同中有關收回、調整承包地的約定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五條規定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認定該約定無效。
第十五條 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
(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原承包人請求裁決后來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應予支持。屬于原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
第十六條 承包合同約定的承包期限短于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期限,承包方請求延長的,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 承包方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規定,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或者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發包方請求承包方停止侵害、恢復原狀的,應予支持。
第十八條 發包方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收回承包地前,承包方已經以轉包、出租等形式將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且流轉期限尚未屆滿,因流轉價款收取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承包方已經一次性收取了流轉價款,發包方請求承包方返還剩余流轉期限的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
(二)流轉價款為分期支付,發包方請求第三人按照流轉合同的約定支付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
第十九條 承包方交回承包地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程序的,不認定其為自愿交回。
第二十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流轉價款、流轉期限等主要內容相同的條件下主張優先權的,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書面公示的兩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
(二)未經書面公示,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開始使用承包地兩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
第二十一條 發包方強迫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承包方請求確認其與第三人簽訂的流轉合同無效的,應予支持。
發包方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方請求排除妨礙的,應予支持。
第二十二條 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正當理由不同意或者在兩個月內未表態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承包方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四條 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抵押或者抵償債務的,應當認定無效。
第二十五條 發包方或者其他組織、個人擅自截留、扣繳承包收益或者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承包方請求返還的,應予支持。
發包方或者其他組織、個人主張抵銷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條 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承包費、承包期限等主要內容相同的條件下主張優先承包權的,應予支持。但在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已經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通過,并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后再主張優先承包權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 發包方就同一土地簽訂兩個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張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依法登記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二)均未依法登記的,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三)依前兩項規定無法確定的,已經根據承包合同合法占有使用承包地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但爭議發生后一方強行先占承包地的行為和事實,不得作為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依據。
第二十八條 承包方未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即以轉讓、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請求確認該流轉無效的,應予支持。但非因承包方原因未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林地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繼承人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其他承包方式中,承包方的繼承人或者權利義務承受者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第三十條 發包方將土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轉讓土地承包合同,轉包或者互換承包土地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關于“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的規定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認定其轉讓、轉包、互換行為無效。
第三十一條經發包方同意,各承包方之間將各自承包經營的土地全部或者部分進行互換,并約定對不等值的部分進行適當補償的,仲裁委員會應當予以支持。
第三十二條承包方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以其承包經營的土地入股,仍按照承包合同的約定,向發包方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支持。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合同的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可能發生引起合同變更的事項作出約定的,仲裁委員會在裁決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時,可從其約定。
第三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請求終止承包合同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裁決允許:
(1)承包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或者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的;
(2)承包人在承包期內因健康原因喪失承包能力或者死亡,繼承人無力承包或者放棄繼承,且又不進行轉讓、轉包和入股并用書面形式表示放棄的;
(3)因一方不履行承包合同約定的義務,致使承包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并用書面形式表示不愿履行約定義務的。
第三十五條 發包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請求確認土地承包合同有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裁決不予支持:
(1)違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決議,越權發包的土地承包合同。
屬本條前款規定的情形,自承包合同簽訂之日起超過一年,或者雖未超過一年,但承包人已實際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對申請仲裁方要求確認該承包合同無效或者要求終止該承包合同的,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但可根據實際情況,依照公平原則,主持對該承包合同的有關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的調解。
(2)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而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3)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4)違反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
(5)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另行搞招標承包。
(6)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7)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期間,承包方分戶時,其家庭內部就承包經營土地的權利義務未能達成協議,或者雖有協議,但是以分戶的方式逃避履行承包合同義務,損害發包方利益的,所分各戶之間,應對承包土地合同所確定的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七條承包方是夫妻的,在承包土地合同履行期間解除婚姻關系時,就其承包經營的土地分割未達成協議,且雙方均具有承包經營主體資格的,仲裁委員會在處理其承包土地分割糾紛時,應當按照家庭人口、老人的贍養、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等具體情況,對其承包經營的土地進行分割。
第三十八條土地、林地使用權(所有權)爭議雙方中,一方持有依法頒發的使用權(所有權)證書而其他人未取得合法證書的,應當認定有證書的一方合法取得使用權(所有權)。
爭議各方均無合法證書的,由各鎮人民政府、縣林業局、縣國土房管局通過調查取證后,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作出處理決定。
爭議雙方均有使用權(所有權)證書的,按前款原則處理。
第四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所稱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包括書面合同、口頭合同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土地承包經營法律關系的事實和文件。
第四十條本辦法所稱發包方,是指村內各村民小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
第四十一條發包方就開發、經營和利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與承包方所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以及各承包方之間所簽訂的轉讓、轉包和互換承包經營土地合同的爭議,由當事人選擇申請仲裁的,按照仲裁程序辦理。
發生糾紛的當事人一方以土地承包糾紛申請仲裁,另一方以土地使用權為由要求解決糾紛,雙方并沒有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或者轉包、轉讓、互換合同,其中至少有一方未與發包方簽訂土地承包合同的,應該按照土地使用權的處理程序辦理。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生效以前已經處理的土地、林地糾紛當事人不服的,由當事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向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生效,原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一律停止執行。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等規定不一致的,以其規定為準。
第四十五條本辦法由縣政府法制辦負責解釋。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處理流程
2020-03-01違反治安管理要坐牢嗎
2020-03-13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程序
2020-03-23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0-04-02員工因用人單位存在過錯申請辭職的,有權主張經濟補償金
2020-04-09社保補繳有時間限制嗎?
2020-04-11采購合同常見法律糾紛問題
2020-04-15詮釋高利轉貸罪
2020-04-20相鄰關系和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0-04-22婚姻出軌屬于重婚罪嗎?
2020-04-27民間借貸行為是否受法律保護
2020-04-27擅自改造或損壞承重墻要擔何責?
2020-04-28離婚夫妻共同債務如何承擔?
2020-04-28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04-30如何認定侵犯著作權罪
2020-04-29農村醫保報銷范圍是什么
2020-04-29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食品安全設施設備登記表如何填
2020-05-01離婚訴訟怎么樣才可以收集有效的離婚證據?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探視權嗎?
2020-05-03北京房山區的拆遷政策看過來!
2020-05-0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看過來!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是否能贈與
2020-05-04打架的結果可能比你想象的糟糕
2020-05-05老公出軌可以要求小三賠償嗎?離婚賠償有哪些法規?
2020-05-05幼師虐待兒童,何處申訴?
2020-05-08如何書寫行政復議委托書
2020-05-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誰來承擔
2020-05-09車輛撞死人后如何進行賠償
2020-05-09夫妻離婚房產糾紛問題如何解決?
2020-05-10假離婚轉移財產需要承受哪些法律風險?
2020-05-10夫妻起訴離婚需要分居多長時間?
2020-05-11夫妻離婚以后變更子女撫養權到底要不要進行公證?
2020-05-11申請北京公租房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0-05-11哪些情況下房東可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0-05-11離婚時子女撫養權問題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2環境犯罪是夠應追究人的責任?
2020-05-12身體受損卻未到達職業病標準,我該何去何從?
2020-05-12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