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民一終字第36號
委托代理人徐同誠,山東天地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石明英 ,(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原審反訴原告)宋長興,(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宋立山,(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崔廣立,(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宋長友,(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福逯,(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長興,(略)。
六被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孫少山,山東廣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石祥明因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廣饒縣人民法院(2004)廣民初字第6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石祥明及其委托代理人石明英、徐同誠,被上訴人宋長興、及宋長興、宋立山、崔廣立、宋長友、王福祿、王長興共同委托代理人孫少山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被告宋長興與項玉華是夫妻關系,生有一女,現為初中二年級學生。2003年11月份,被告宋長興因與其妻項玉華為家事鬧矛盾,導致項玉華離家出走,后經多方尋找,聽說項玉華在青島市李滄區打工,被告宋長興、宋長友等人共同去了青島,在青島被告找到了項玉華打工的地點青島青鋼集團,得知項玉華在任順華手下打工,還得知石明英的兩個弟弟石祥明、石文明,也跟著任順華工作,被告宋長興等人見到項玉華后勸其回家。項玉華回家后因未能解決家庭矛盾又離家出走。2004年元月,被告宋長興探聽到其妻項玉華在廣饒縣李鵲鎮東辛張村石明英家,被告宋長興首先用電話與石明英進行了聯系詢問了有關情況,2004年元月13日上午10點左右被告宋長興等六被告直接到石明英家找人,因任順華、石明英及其弟弟石文明、石祥明和項玉華等都不在,被告宋長興等六被告就返回家去了。六被告經過商量后,決定晚上再去石明英家堵項玉華,于是當日晚八點鐘左右,被告宋立山、崔廣立、宋長友、王福祿、王長興、宋長興駕車至廣饒縣李鵲鎮東辛張村任順華家又去找宋長興妻子。當時石明英、任順華夫婦及其女兒任春燕還有他們的親戚,即任春燕的大舅石祥明、石祥明之妻敖萬蘭,任春燕的大姨石明蘭、姨夫劉興華,任春燕的小舅媽雷順瓊,還有一個遠親石文明,石文明之妻張春燕等正在石明英家吃飯、喝酒,當聽到敲門聲后,石明英去開的門,因被告宋長興等找人的方法不當,導致石明英家人的誤解,雙方之間發生了械斗,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該事件發生時,石明英的女兒任春燕撥打了“110”報警電話,李鵲派出所及時出警制止了事態的擴大。 2004年元月14日,廣饒縣公安局根據石祥明的傷情決定對涉嫌故意傷害嫌疑人宋長興、宋立山立案偵查。偵查期間分別與六被告,還有原告石祥明,在場人石明英、任順華、任春燕、敖萬蘭、石明蘭、劉興華、雷順瓊、石文明、張春燕等共計十六人進行了調查詢問并進行記錄,2004年2月5日對上述二被告采取取保候審措施。原告石祥明于2004年6月14日對六被告提起了民事訴訟。本院立案后,審理中發現該案尚處于刑事偵查過程中,合議庭評議后決定裁定中止訴訟。 2005年7月28日,原告提出不追究被告方刑事責任只要求民事賠償,且廣饒縣公安局撤銷刑事立案,合議庭決定于2005年7月28日繼續審理民事部分。
另查明,原告石祥明受傷后,入住廣饒縣人民醫院八病區住院25天,其傷情經法醫鑒定構成十級傷殘,花去醫療費共計6995.84元,支付鑒定費200元、交通費620元。被告宋長興受傷后,當日被送往廣饒縣中醫院住院治療,2004年元月15日轉入廣饒縣人民醫院,于2004年元月19日出院,住院4天,被告宋長興傷情經法醫鑒定構成十級傷殘,住院花去醫療費1364.78元,支付交通費50元,支付鑒定費100元。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宋長興與其妻為家庭瑣事鬧矛盾,導致其妻離家出走,本應屬于家庭內部矛盾,應當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法妥善解決。尤其得知其妻項玉華跟隨本案原告代理人石明英的丈夫任順華在青島工作后,應當通過當地組織或通過合法理智的手段做思想工作讓其妻念其舊情回家過日子。被告的過錯在于不應把妻子項玉華離家出走,與其妻曾在任順華手下做工有牽連,錯誤地認為,項玉華離家出走與任順華、石祥明、石文明等有關系,尤其去石明英家找人時,采取了用腳踢門等不冷靜的手段,導致正在任順華、石明英走親吃飯的原告石祥明等人發生誤解使矛盾激化,發生流血斗毆事件,故本次打仗斗毆事件的發生,六被告應承擔主要責任,石祥明亦應承擔相應責任。原告石祥明請求六被告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等合理部分予以支持。反訴原告宋長興在雙方打斗中雖然亦受傷致殘,其要求反訴被告石祥明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等因其有明顯的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反訴被告石祥明抗辯稱,反訴原告宋長興的受傷與己無關,但反訴被告石祥明在庭審中未提供證據證明宋長興的受傷是屬自傷或他傷,應推定為反訴被告石祥明所傷。故對反訴原告宋長興的賠償請求反訴被告石祥明應適當賠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宋立山、崔廣立、宋長友、王福祿、王長興、宋長興賠償原告石祥明醫療費6995.84元、護理費216元、誤工費1424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5元、交通費620元、殘疾賠償金6301元,鑒定費200元合計15831.84元的90%為 14248.66元,上述六被告互負連帶賠償責任。二、反訴被告石祥明賠償反訴原告宋長興醫療費1364.78元、護理費 35元、誤工費391.17元、交通費50元、殘疾賠償金6301元,鑒定費100元合計8241.95元的10%為824.20元。案件受理費644 元,由原告負擔64元、被告負擔580元。反訴費377元反訴原告宋長興已預交案件受理費377元,反訴被告石祥明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所負擔的案件受理費38元直接支付反訴原告宋長興。
石祥明不服該判決而提起上訴,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判決上訴人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由被上訴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并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誤工費8500元、鑒定費500元。其理由為:一、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承擔相應的責任(10%),該責任的認定不正確。上訴人在該事件中沒有過錯,在雙方打仗過程中,上訴人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應承擔任何責任。二、一審法院對上訴人的誤工費計算錯誤。上訴人在一審中提交了福建省福清市三山建筑工程公司武漢十三工程部出具的證明一份,以此證據可以證明上訴人的誤工情況,但一審法院沒有采信。三、上訴人因傷害花去鑒定費500元,一審法院僅認定了200元,遺漏了鑒定費用。
被上訴人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當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在本案中,一方面,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互有傷害,上訴人對傷害事件的發生不能沒有責任;另一方面,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承擔全部責任也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證實,因此,上訴人的上訴不應得到支持。
經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二審中上訴人石祥明提交兩份證據,證據一是廣饒法院(2004)廣民一初字621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據二是福清市武漢第十三工程部出具的證明一份。
關于上訴人二審提交的證據問題。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交的廣饒縣法院(2004)廣民一初字621號民事判決不適用于本案。主要理由為:一、上訴人不是該案的當事人,該民事判決對本案不具有拘束力。二、在(2004)廣民一初字621號民事判決當中,法院沒有認定宋長興的損害是由任順華所致,所以,任順華對事件的發生沒有過錯;但在本案當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宋長興在事件中互有傷害,基于此事實,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對事件的發生負有一定的過錯是有事實依據的。
關于上訴人提交的“福清市武漢第十三工程部” 出具的證明問題。在一審卷宗中,上訴人提交了“福清市武漢第十三工程部” 復印件材料以證明其誤工情況,因上訴人在一審中沒有提交該證據的原件,一審法院對此不予認定是正確的。二審當中,上訴人為證明其誤工費的主張又向法院提交了證明其誤工費的證據原件,但經審理查明,上訴人二審中提交的原件與一審中提交的復印件內容不一致;還有,上訴人在二審中提交的證明其誤工費的原件也不屬于二審中的新證據,因此,二審法院對該證據依法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一、一審法院認定六被上訴人承擔此次事件的主要責任(90%的賠償責任),上訴人承擔事件的次要責任(10%的賠償責任),其認定是正確的。上訴人認為,在雙方打斗過程中上訴人本人沒有過錯,其行為屬于正當防衛。從一審卷宗的證據材料可以看出上訴人對其沒有過錯的主張并沒有提交充分的證據來進行證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宋長興等人發生打架斗毆事件,事發原因起源于被上訴人到石明英家找人時采取了不冷靜的手段,致使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發生誤解,進而雙方之間相互打斗,其間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宋長興互有傷害。在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被上訴人宋長興所受傷害是其自傷或他傷所致的情況下,一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對事件的發生有主要過錯、上訴人對事件的發生也存在一定過錯是正確的,同時,一審法院根據雙方過錯的大小來分擔損害賠償責任,判決被上訴人承擔90%的賠償責任、上訴人承擔10%的賠償責任也是適當的。關于上訴人所說的正當防衛問題,本院認為,一方面,在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上訴人的行為是不是正當防衛,不屬于民事案件的審理范圍;另一方面,因該次打斗事件已由公安機關作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也沒有對上訴人的行為認定為正當防衛。因此,上訴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屬正當防衛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因此,上訴人認為由被上訴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的主張不能成立。
關于上訴人的誤工費問題,在一審卷宗中上訴人提交了證明其誤工情況的復印件材料,在二審中上訴人為證明其誤工費的主張又向法院提交了證明誤工費的證據原件。本院認為,上訴人二審中提交的關于誤工費的證據原件與一審中提交的復印件內容不一致,同時,上訴人在二審中提交的誤工費證據也不屬于新證據的范疇,對此證據本院依法不予采信;此外,上訴人根據其在二審期間提交的證據而變更訴訟請求,對上訴人在二審中變更誤工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也不予支持。
關于鑒定費問題,從一審法院的卷宗可以查明,原審卷宗中有兩張傷害鑒定的收費憑證,其總額為200元,一審法院認定了這一數額。因此,本院認為,上訴人關于鑒定費的上訴請求應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依法應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44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潘 霞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童玉海
二00六年三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于 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移交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要求復議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