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19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甘勇強,男,漢族,1979年3月20日出生,住江西省豐城市筱塘鄉(xiāng)供銷社,系甘生華之子。
委托代理人:趙宏彬,廣東金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楊光輝,廣東金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何國澄,男,漢族,1954年8月19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鎮(zhèn)羊額文化街,系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鎮(zhèn)和興五金機械廠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廖凱波,廣東德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佛山市順德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地址:佛山市順德區(qū)大良德民路。
法定代表人:關協(xié)森,局長。
委托代理人:潘敬新,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甘勇強因何國澄訴佛山市順德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一案,不服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法院(2002)順法行初字第4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甘勇強及其委托代理人趙宏彬、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廖凱波、原審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潘敬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事實:被上訴人何國澄開辦的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鎮(zhèn)和興五金機械廠(下稱和興廠)承攬了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廠房更換彩鋼瓦及鋁合金排水管工程,于2002年7月17日進場施工。2002年7月30日8時20分,上訴人甘勇強之父甘生華在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第八車間走道鋅瓦棚頂透光瓦處摔下受傷。事故發(fā)生后,上訴人于2002年8月22日向原審被告佛山市順德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原審被告經(jīng)調查于2002年9月18日作出編號為0205725《順德市工傷事故認定書》,認定甘生華于2002年7月30日8時20分在從事和興五金機械廠安排的日常工作中受傷,符合《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認定此次受傷屬工傷。
原審認為:根據(jù)《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七條、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原審被告作為勞動行政部門,依法享有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處理的職權。本案中,原審被告認定甘生華在從事被上訴人安排的日常工作中受傷。其理由是:甘生華在和興廠施工工地附近的高空摔下;事發(fā)當時只有和興廠的員工在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施工;甘生華受傷后,和興廠的員工進行過救護并為其辦理入院手續(xù)。根據(jù)庭審中提供的證據(jù):一、只反映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經(jīng)理溫斯群將甘生華介紹給被上訴人的工地主管李彬,并未證實被上訴人已雇傭甘生華,不能確認雙方已建立事實勞動關系,亦無證據(jù)證實事發(fā)時誰安排其上鋅瓦棚上去做什么。應被上訴人申請,法庭到現(xiàn)場進行勘察。事發(fā)時,被上訴人承接的更換排水管施工處在第五車間,而甘生華墜地在第八車間走道處,兩處相隔50米,并非去施工處必經(jīng)之路。庭審中的證人證言都不是目擊證人,都不能證實甘生華是從事被上訴人安排的工作而受傷。二、據(jù)證人劉建輝在庭上的陳述及對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保安隊長趙衛(wèi)林的調查證實,甘生華事發(fā)當天,還有其他工程隊在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施工,且甘生華系溫斯群的親屬,故不能排除甘生華系其他工程隊的員工或到公司找溫斯群的因素。三、事故發(fā)生后,被上訴人的員工實施救護并送甘生華到醫(yī)院搶救,這是出于人道主義和公德心。至于傷者入院時被上訴人為其墊付入院費,并借錢其治療的問題,由于被上訴人承包了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的工程,作為該公司經(jīng)理的溫斯群提出借錢,被上訴人借之亦在情理之中。原審被告以此推斷傷者是被上訴人的員工,顯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推定事實的客觀條件。綜上所述,原審被告在既無充分事實證明甘生華是被上訴人雇傭的員工,又無充分證據(jù)證實甘生華從事被上訴人安排的工作而受傷的情況下,認定甘生華的受傷符合《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屬工傷事故。該工傷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應予撤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2目的規(guī)定,判決撤銷原審被告作出的0205725號《順德市工傷事故認定書》;由原審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案件訴訟費100元由原審被告承擔。
上訴人甘勇強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原審法院對本案的有關事實認定錯誤。首先,甘生華與被上訴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甘生華系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經(jīng)理溫斯群介紹到被上訴人的下屬李彬處工作的,當時有黃國棟在場證明,且黃國棟和保安楊青春均見到甘生華在施工現(xiàn)場施工。其次,甘生華出事的地點屬工作地點。被上訴人與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簽訂的工程合同書約定工程地點為該公司1-10號車間,而甘生華出事地點為第八車間更換水管的鋅瓦棚上,屬合同約定的工作范圍內。原審法院將工作地點狹隘的界定為一個個單獨的點,是對法律規(guī)定的理解不清。再次,甘生華出事的時間是2002年7月30日上午8時20分,正是工地施工期間,地點是甘生華負責施工的后廠鋅瓦棚上,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工傷認定條件。最后,事故發(fā)生后李彬等將甘生華送往醫(yī)院并多次給家屬醫(yī)療費,且與甘生華家屬進行過調解,并給了甘生華家屬5000元。原審法院僅認為李彬等人的行為是出于人道主義,這與事實不符。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維持原審被告的工傷認定,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何國澄在二審期間未提交答辯狀。
原審被告佛山市順德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答辯稱:原審被告認定甘生華因工受傷有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審被告對溫斯群、黃國棟、羅遠紅、楊洋等人的調查筆錄均可證實:甘生華是由溫斯群介紹進入被上訴人何國澄所有的和興廠工作的,工種是在該廠承包的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的工地上安裝塑料排水管。該廠與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簽訂的工程合同書及覃海慶、李彬的調查筆錄證實:和興廠承包了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的1-10號車間、噴涂車間和過道的鋅鐵棚、鋁窗及排水管的更換、安裝工程。楊洋、趙衛(wèi)林、陳久祥、蔣紅憲、覃海慶、李彬的調查筆錄證實:事發(fā)時順德錫安家具有限公司只有被上訴人的員工在進行高空作業(yè),甘生華摔下的鋅瓦棚頂是一條連接噴塑與打磨車間的通道,通過該通道可接近更換排水管的現(xiàn)場。甘生華摔下后,被上訴人的工地負責人李彬將其送往醫(yī)院,并多次預付了醫(yī)療費。甘勇強、溫斯群、黃國棟的證言證實:事發(fā)后甘生華的親屬與覃海慶、李彬曾就賠償問題進行過協(xié)商。以上證據(jù)相互印證,充分證明了原審被告工傷認定中所主張的事實。另外,原審判決對事實的認定和證據(jù)的取舍有違客觀真相及法律規(guī)定。原審庭審中,原審被告提供的證據(jù)證明甘生華是因工受傷,而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jù)證明甘生華是非因工受傷,兩者必有一假,不能同時為真。原審判決將雙方證據(jù)除羅遠紅的證言外均予采信,顯屬自相矛盾。而羅遠紅在二份證詞中分別否認和承認甘生華是被上訴人的員工,前后矛盾,但必有一真。原審判決對兩者均不采信,有違情理和邏輯。被上訴人提供的工資表和保險清單并不能否定甘生華的員工身份,而李彬和羅遠紅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其書面證言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屬無效。最后,原審判決在既沒有形成勘察筆錄,也未經(jīng)庭審質證的情況下,就認定甘生華摔下的地方非施工的必經(jīng)之路,同樣有違法律規(guī)定。原審判決采信了原審被告的證據(jù),卻不以之認定案件事實,以致形成錯判。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請二審法院撤銷原判,維持原審被告的行政行為。
本案經(jīng)開庭審理,訴訟當事人針對原審被告認定的事實進行了舉證、質證和辯證,其意見與一審庭審和上訴、答辯意見相同。另外,上訴人在二審中提交了羅遠紅一份新的證人證言并申請了該證人出庭作證,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七條第二款和第六十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該證人證言不能作為原審被告認定事實的證據(jù),且該證據(jù)在一審期間無正當事由而未提供,故本院不予采納。
經(jīng)本院查明,訴訟當事人對甘生華是在被上訴人的施工時間和施工范圍內摔下受傷這一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于甘生華與被上訴人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事實,原審被告提供的羅遠紅在2002年8月14日作出的詢問筆錄系直接證據(jù),但該證據(jù)僅反映甘生華與羅遠紅搬過樓梯,而溫斯群、黃國棟、楊洋的詢問筆錄等間接證據(jù)只反映有人見到甘生華在被上訴人工地上干過活,以上證人證言均不詳細、明確,不能充分證實甘生華是為被上訴人從事工作及從事何種工作。另外,對于甘生華受傷的原因即甘生華是否因工受傷的事實,原審被告并無證據(jù)證明。原審判決認定原審被告無充分事實證明甘生華是被上訴人的雇員和是因從事被上訴人安排的工作受傷是正確的,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jù)《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七條、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原審被告作為勞動行政部門,依法享有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處理的職權。原審被告在接到上訴人的工傷認定申請后,組織工傷保險經(jīng)辦機構對甘生華受傷事故進行了調查取證,但其調取的證據(jù)不能充分證明甘生華與被上訴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且無證據(jù)證明甘生華系因從事被上訴人的日常生產(chǎn)工作而受傷。原審被告在未查明上述事實的情況下依照《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作出工傷認定的結論,屬于主要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應予撤銷,并由原審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本院依法予以維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小 蕓
審 判 員 麥 均 興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三年六月十八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 記 員 徐 允 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受理申訴后確認違法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將凍結的存款、匯款上繳國庫或者發(fā)還被害人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長審限案件呈批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jiān)視居住執(zhí)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zhí)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zhí)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偵查實驗筆錄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