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會是信息化時代,微信、QQ、微博等社交網絡傳播信息能力極其的強,任何信息只需要在短短幾秒就能讓很多人得知,因此有時候會傳播處一些謠言等不真實的信息,對當事人以及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相關法律對此有詳細的處罰規定,那發布傳播謠言罰款規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治安處罰。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根據治安處罰條例,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刑事處罰。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警情、災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轉發謠言并不一定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判斷,如果當事人擔心自己的轉發構成犯罪可以找個發布傳播謠言專業的律師咨詢了解。
如果是情節嚴重、有故意傳播地震謠言行為的,可能會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除了故意發布造謠信息的人以外,很多民眾會將這些信息通過短信轉發,善意提醒朋友、同事,這些民眾可能在主觀上沒有惡意,這樣一般法律上可以不予懲罰,但如果達到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就要給予相應處罰。比如有些人大量轉發此類短信,造成部分人群恐慌,社會危害較大。
三、不知情傳播的處罰
手機的普及使得大多數人平時一有空就在刷微信朋友圈,看到很多有趣的信息、重大的新聞都習慣性地轉發,如果其中有謠言的話,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這個就要看網絡傳謠個案所帶來的后果和社會危害來具體定性的,不知情誤將謠言轉發的,一般是無需擔責。
網絡傳謠一般的處理是具體案件具體分析,而且要看網絡傳謠個案所帶來的后果和社會危害來具體定性的:
1、如果說是不知情,非主觀故意而誤將謠言轉發的,公安機關不予追究其責任,但可責令其刪除轉發的不實信息。
2、如果主觀故意在網上編造或轉發謠言的,則將根據具體案件所造成的后果和社會危害來進行依法處理。例如此前編造取暖費下調的不實信息,造成了社會影響,但未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將根據情節和后果予以行政罰款或行政拘留的處罰。
通常傳播的謠言造成的后果不嚴重的主要處罰是拘留和罰款500,而對于影響極其惡劣的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我們要不造謠不傳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程序多長時間?
2020-11-212020年協議離婚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6上海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30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近幾年的中國離婚率是多少?
2020-11-18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
2020-12-06異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12離婚協議書怎么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07離婚法院判決收費嗎?收費多少?
2020-11-24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1-03-192020年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2021-01-05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2-142020年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如何寫
2021-03-2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技巧有哪些
2020-11-15法定監護人順序是怎樣的,監護人應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05子女撫養費支付至什么時候
2020-11-29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監護人證明材料有哪些?需要哪些手續?
2020-11-22繼子女是什么意思?繼子女有繼承權嗎?
2021-03-07離婚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規定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