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為了更好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切身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并不斷完善。如今,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法律意識相對單薄,加之個別人員惡意競爭,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知識產權產權人如何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就應該了解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特別是侵犯知識產權的賠償的問題。發現侵犯知識產權問題時,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利益,打擊惡意侵權行為。
一、基本概念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exclusive right)。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于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二、知識產權類型
1、著作權與工業產權
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
它有兩類:一類是著作權(也稱為版權、文學產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也稱為產業產權)。
(1)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2)工業產權
工業產權則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2、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1)人身權利
按照內容組成,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
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2)財產權利
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后,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三、法律依據
在我國,知識產權法主要指的是《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
四、賠償計算規定
1、《著作權法》第48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2、《商標法》第56條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3、《專利法》第65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指出。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并由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建立收集假冒產品來源地信息工作機制,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情況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進一步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完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機制,積極發揮知識產權法院作用,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審合一”,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完善涉外知識產權執法機制,加強刑事執法國際合作,加大涉外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偵辦力度。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品牌商譽保護。將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相結合,加強機制和平臺建設,加快知識產權轉移轉化。
本文從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知識產權類型、法律依據、賠償計算規定以及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五個方面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賠償問題進行了闡述。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侵犯自身知識產權的問題時,要先于侵犯知識產權單位或個人協商,及時制止侵權行為,并就侵權賠償問題進行協商。對于惡意侵權,協商無果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方在離婚期間貸款買車如何分割?
2021-02-09離婚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2起訴離婚手續費多少錢?
2021-01-13軍人離婚的規定
2021-01-17新婚姻法離婚后債務如何規定
2020-11-16自愿離婚協議書無子女有房產
2020-12-23法院訴訟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07離婚手續在哪里辦理
2021-02-04部隊離婚需要什么手續?有哪些條件?
2021-01-04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2-26離婚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6離婚官司要打多久,起訴離婚要多長時間
2021-01-04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怎么判?
2021-02-12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公證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不給錢可以嗎,起訴書怎么寫?
2021-02-09孩子撫養權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09關于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
2020-11-22探視權可以接回家住嗎?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2離婚協議附帶孩子撫養權問題是什么?
2021-01-09離婚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