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很多名字聽起來相近,但意思有很大不同的法律名詞,例如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區別很多人就不是很清楚。現在我們會詳細講解二者的不同,并且附上二者的詳細解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區別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主要區別有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因素方面。前者有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只因輕視能夠避免而予以放任,無認識上的過失;后者明知可能發生危害的結果且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有認識上的錯誤。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持反對態度;后者則持有意放任、無意防止的態度。
3、行為因素方面。前者確有避免死亡結果發生的客觀依據,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則無避免死亡結果發生的客觀依據,能夠防止而不防止。
以傷害的故意,結果過失導致他人死亡,是故意傷害致死(這種是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犯罪人對傷害的行為是故意,對死亡結果卻是過失)。
間接故意的殺人主要是三種情況,以犯他罪的故意,間接導致了被害人死亡;以違法或者其他行為的意思,間接導致了被害人死亡;在激情犯罪中,無法區分對方是傷害還是殺人的故意,如果出現死亡結果,按照間接故意來處理。
過失致人死亡罪,案例中基本上都能明確看到,犯罪人的身體行為本身不是為了追求犯罪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產生了實害結果,因此需要動用刑罰來處罰。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的概念
(一)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客觀上必須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并且已經造成死亡結果,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二)間接故意殺人罪的概念
實施的行為在主觀上是屬間接故意,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過失犯罪的主觀心理態度。
綜上所述,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就是造人死亡的原因否是過于自信的過失。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普通過失,而間接故意殺人罪是過于自信的過失。以上就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區別”問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希望我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42020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7離婚后孩子撫養費多少錢?
2021-03-01男方起訴離婚怎么寫訴狀,如何寫離婚起訴狀
2020-12-16離婚案件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09涉外訴訟離婚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夫妻離婚協議書要幾份
2021-02-27離婚了孩子怎么判?
2021-01-01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2020-11-16出生證明公證怎么辦?
2020-11-14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1-03-24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誰可以提出監護權撤銷申請
2021-02-26出生證明公證委托書怎么寫
2020-11-26單親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2-23繼子女是否有權提起民事賠償?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8離婚孩子撫養權標準
2020-12-16被撫養人生活費如何取得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