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存在有違法行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違法的嚴重程度與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為并不違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違法行為很嚴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行為與該事故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也沒有加重事故后果。同樣,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某些違法行為也不一定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要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其行為必須與事故有因果關系。交通事故認定是技術認定,在確定行為與事故因果關系時,只需要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事實上屬于事故的原因即可。
事實上原因的檢驗方法,可以借鑒侵權行為法中的因果關系理論,采取必要條件規則。按照必要條件規則,凡構成后果發生之必要條件的情況,均為事實上的原因。其檢驗方法有:
第一,“如果沒有”檢驗法。
即:如果沒有行為人的行為,交通事故及損害結果仍會發生,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是事故的原因;反之,如果沒有行為或事件的出現,就不會有損害事實的發生。行為或事件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必要條件,凡屬于損害事實發生的必要條件的行為或事件均系事實因果關系中的原因。
第二,剔除法。
即:如果將行為人的行為從交通事故事實中剔除出去,事故仍會按原來的因果序列和方式發生,則行為人的行為與事故的發生和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反之,則構成事實上原因。
第三,代換法。
即:如果把行為人的行為換成一個無過錯的行為,或者把他的不作為換成一個適當的作為以后,交通事故及損害結果仍然會發生,則行為人原來的行為就不是事故發生的原因;反之則構成事實上的原因。必要條件規則最顯著的缺點是“即使行為不發生,結果無論如何都會發生,那么行為就不是結果的事實原因。”這源于由果追因的思維邏輯。
第四,因果關系的推定規則。
在某些情況下,運用通常的規則無法證實事實因果關系,法律規定了特殊的認定規則,這里包括因果關系的推定規則。該規則要求責任人舉證證明應當由其承擔責任的行為或事件不是造成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如果不能舉證的,則認定有事實上的因果關系。的規定也是采用了因果關系的推定規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認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除了能夠證明損害是由于受害人自己故意造成的,否則就認為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侵權人或相關事件及行為的責任人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協議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2近幾年的中國離婚率是多少?
2021-01-09協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3離婚法起訴程序有哪些規定
2021-01-23孩子撫養費由誰負擔,離婚孩子撫養費標準?
2021-01-08離婚后子女撫養權歸屬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法定監護人可以多人嗎
2020-11-12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什么是法律意義的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如何上戶口
2021-03-20子女撫養費是否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變更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1重慶單獨二胎政策是什么
2020-11-10婚姻法子女撫養權解釋規定是什么?
2021-03-04變更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夫妻財產公證協議的內容是什么?
2021-01-30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訴訟費用是多少?
2021-03-07過錯方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08怎么寫離婚財產分割協議?
2021-03-05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2離婚財產分割法律規定
2021-03-22寫遺囑公證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3